引禮師,對戒子而言,是引導儀禮的法師,也是幫助療癒心靈的宗教師;對引禮師而言,則可視為是工作、挑戰、強迫自己快速成長的機緣,也可以是一分使命的承擔,更可以是自我借鏡、照見自我不足的角色。
每一次擔任引禮,我總試著把它當成「第一次」,也當成是「最後一次」。
我知道,自己太粗淺、太鄙陋,縱然有著幫助眾生的熱忱,往往因為內學不夠深厚、心性不夠柔軟而無以為繼。但我明白,菩薩是「為度一切眾,廣學一切法」,即便眾生再難度,都「不捨一眾生」,而這個眾生也包含「我自己」。
每結束一期引禮,我都從戒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發現原來「我」也是個難度的眾生,有著許多的放不下、執著、習氣纏身,但也因此,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提醒自己時時自我觀照,提起正念,不輕易放任習氣流轉,不斷內求、自修。
為了充實自我,也為必須獨當一面的引禮做準備,我重新將引禮的工作做了完整的筆記,並閱讀師父上人的書籍,蒐集相關資料,作為分組座談的題材,希望所有的戒子都能帶回滿滿的法喜。不過,雖然自認已做了萬全的準備,但總會有疏漏。感謝妙心老師及學長們的包容與提攜,讓這些疏失一一解決。
這次的戒會最大的收穫是,我在戒子身上感受到自然的純真,他們好像一塊白布,飄揚在翠綠的草原上,悠然自得;也感受到青年的活力與熱忱,如旭日東昇,正蓄勢待發。心想,在修道的路上,我們是否也能以純真的心學習佛法?以熱忱的態度,弘法利生呢?
師父上人曾說,做一個出家人要「有熱忱,愛佛教」、要「勤學習,為度眾」。我們應該謹記在心,並期許自己保韌純真、柔軟的心,傾聽眾生的需要,更要不怕困難,為了弘法度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