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福利部二十三日剛掛牌成立,就提出急診、門診高診次利用等五項部分負擔調漲案,昨天於全民健保會討論。不過因為五案都建議大幅提高部分負擔,推估影響上千萬人,包括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及葉金川都跳出來反對,昨天健保會中的消費者代表熱切發言,最後決定緩議並擱置,暫不調整。
健保上路十八年以來,部分負擔已多年未調整,基於使用者付費、抑制不當醫療浪費等理由,這一次健保署一口氣提出五個方案。楊志良表示,調漲部分負擔是對弱勢族群的懲罰,畢竟有錢人往往對漲價無感,但對窮人而言,五十元卻是一餐,他反對任何調高部分負擔措施;他建議應仿效德國和加拿大,民眾看病不必部分負擔,但藥費自付,也可落實醫藥分業。
健保署原本的調整方案,是針對國人的用藥、門診、復健治療、中醫針灸、急診壅塞等提出對策。包括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需比照一般民眾拿藥時負擔藥費,當藥費超過一百元,需加收二十元到兩百元的部分負擔。
門診高利用者,七到六十四歲就醫次數超過三十一次、六十五歲以上第六十一次,以醫療費用的百分之二十計算部分負擔,以健保局給付醫學中心平均一次看診費用約一千八百元計算,至少要付三百六十元部分負擔。還有中醫針灸、西醫復健,原先同一療程可以進行六次治療,但從第二次起需加收五十元,等於最多加收兩百五十元。
另外還建議將急診直接調高,醫學中心四百五十元調漲至七百元、區域醫院三百元調漲到四百元、地區醫院一百五十元調漲到兩百元,分別多收五至兩百五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