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徽亮相,以豎起四根手指圖案象徵「手」護國人健康,以藍色4P取代組織改制前給人「不雅聯想」的3P局徽。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解釋,4P代表增進健康(Promotion)、預防疾病(Prevention)、安全防護(Protection)、民眾參與(Participation)。手掌象徵以健康提供國人公平而紮實的立足基礎,包起的拇指是公共衛生教育傳播。
這則「花邊新聞」讓人會心一笑之餘,還有深深期待。衛生署改制成「衛生福利部」,首任部長邱文達宣誓時強調,將建構完善的衛生及福利服務體系,打破「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惡性循環。
衛生署改制成「衛生福利部」有如「轉大人」,組織、業務都擴大,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照顧弱勢、提升福祉一身挑,任重而道遠。
面臨少子化、人口老化衝擊,流行疾病與食品安全層出不窮,加上長期照護,衛福部面臨嚴峻挑戰,國民健康署當然也不會置身度外。
以往政府組織改造,有些單位雖然擴編,但換湯不換藥,只見層層疊疊,增加冗員,增加名目,耗費納稅人血汗錢。政府口喊「精簡」,組織卻愈來愈龐大,人員愈來愈多,只見消耗預算,服務品質未見提升,民代頗有微詞,民眾失望透頂。
健保局升格為健保署就端出五種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包括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一年看病超過三十一次的高診次患者、同一療程接受復健物理治療或針灸、越級到大醫院掛急診者,都將加重負擔,估計每看一次病至少多花五十元,將有一千萬人受影響。
雖然健保署長黃三桂說,五項調整方案,有待健保會裁決。調高健保部分負擔,是回應監委及民代要求,盼有效遏止抑制醫療浪費,紓解急診壅塞問題,話雖如此,但看病要多花錢,在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低迷氣氛下,民眾內心總不是好滋味,何況還是升格第一天,歡樂氣氛都沒了。
升格換招牌,也要用提升服務品質,把招牌擦亮。招牌亮光光,人民才能心歡歡!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