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五結訊】不丹王國「布穀鳥之歌舞團」,昨天在二○○五年亞太傳統藝術節獻藝,一把龍頭七弦琴是要嚇阻雪地裡演奏家,不要被竄起鬼怪侵犯,戴起雄鹿面具的「四雄鹿之舞」,則以神聖力量淨化空間。
昨天的演出,以「四雄鹿之舞」開場,四名男舞者各自戴上雄鹿面具起舞,雄鹿被視為是喜馬拉雅山上最古老的神聖動物,不但是不丹常見的宗教節慶舞蹈,更是淨化空間,為後續舞蹈開舞。
接著,七名女舞者兼歌手,吟唱不丹的古老歌謠,讚頌美麗的喜馬拉雅河谷;主辦單位表示,不丹是佛教國家,歌舞有著樸拙靜謐的宗教氛圍。
伴奏的樂器中,有著龍頭的七弦琴最受矚目。樂師說;這是為避免,樂師在冰天雪地裡演奏時,雪地裡突然竄出鬼怪傷人,刻上張牙舞爪的龍頭,才能發揮保護樂師的功能。
位在喜馬拉雅山河谷的不丹王國,在二○○五年亞太傳統藝術節中,也由「布穀鳥之歌舞團」參加盛會,取名「布穀鳥」,是因團員能歌擅舞,歌聲優美如布穀鳥鳴,昨天起到二十日,每天下午安排時段,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中央廣場演出。
除不丹王國的「布穀鳥之歌舞團」外,今天安排印尼東爪哇「波諾洛閣面具舞」演出。「波諾洛閣面具舞」,由舞者組成騎隊兵,跨坐彩繪木馬的紙片上,翩翩起舞。
舞團今天下午一時三十分、三時三十分還各有一場演出。電話:(三)九七○五八一五轉二五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