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唯一天主堂 與佛寺友好150年

人間社記者觀琨綜合報導 |2013.07.17
183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琨綜合報導】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鹽井天主堂」,是大陸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天主教堂,巧妙地融入林立的藏傳寺廟間,展現多民族宗教兼容並蓄、共存發展的獨特文化景象,傳為佳話。

位於四川、雲南、西藏三省交界的鹽井,為入藏區的第一個小鎮,是歷史上的交通要塞。當地信仰和人口種族一分為二,下鹽井是外來的納西人,多信奉藏傳佛教;上鹽井則是土生土長的藏族人,有多達八成(近千人)是天主教徒。

一七一六年(清康熙五十五年),耶穌會義大利籍神父德西德里(Ippolito Desideri)進入西藏傳教,是歷史上首位到藏區的歐洲人、天主教神父,拉開了西藏天主教近七百年歷史的序幕。他在藏區停留十三年,撰寫四卷本《西藏紀事》(An Account of Tibet)、《和德理遊記》傳世。

一八五五年(清咸豐五年),法國傳教士鄧德亮等人到鹽井開教,一八六五年向貢格喇嘛買了上鹽井的土地,興建當地第一間天主教堂。至一九五九年間,先後有十七位傳教士來鹽井傳教。

鹽井天主教堂占地逾萬平方公尺,教堂外牆色彩豔麗,融合漢藏與西洋建築特色,四邊斜瓦屋頂、屋身呈梯形,堂內哥德式的穹頂、彩色玻璃窗,以及天花板的《聖經》壁畫呈現濃厚的歐式風格。耶穌像旁邊掛著傳統紅燈籠,聖母像前掛著潔白的絲巾「哈達」。

當地信徒仍使用藏曆,傳教士穿著藏人服裝,信徒使用全世界僅有的一套藏文版《聖經》。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與歐洲人相似。

在耶誕節等傳統西方節日,教堂會邀請臨近省份教堂的教友,以及當地佛教寺廟的住持、村裡的佛教信徒前往歡聚。而每年藏傳佛教節日,如傳統「跳神節」,神父與天主教徒也會被邀請,與佛教徒一起歡慶。

二○一一年八月,地區文物局人員在鹽井天主堂普查時,發現成書於一九三一年的藏文版《聖經》,共四十五冊;成書於一九三二年的《聖母瑪利亞傳記》,有四百八十九冊。這兩套書均採用油墨印刷,為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孤本藏文版天主教經書典籍,已申報稀珍古籍保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