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歷經四十年的論辯,搶救威尼斯的浩大工程終於有譜,義大利一個由中央和地方官員組成的委員會,二十二日批准以活動防洪閘,來對抗威尼斯水患的「摩西計畫」。
「摩西計畫」取意於聖經裡摩西分開紅海,帶領其子民安度難關的記載。這項計畫,工程預算四十三億歐元(約台幣一千四百一十二億元),工期八至十年。將在威尼斯沿岸架設防波板,防止海水倒灌,希望解決威尼斯地底泥沙逐漸淘空,地面海水日益高漲的危機。
「摩西計畫」二○○三年一月獲義大利政府批准,三個月後隨即動工,當時的總理貝魯斯科尼還親自奠基。但威尼斯市長卡奇亞里卻反對,譴責「摩西計畫」在技術、環境、經濟方面都有問題,是浪費公帑的蠢主意,並要求擱置。
環保人士則擔心防洪閘妨礙海水的自然流動,威尼斯潟湖與運河將淪為一潭死水,造成的傷害將遠勝於洪水。但支持者說,威尼斯正在下沉是事實,眼看就要變水下沉城,分析討論的時間已過,應該起而行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網站指出,「摩西計畫」要在威尼斯潟湖三個海水入口的海床,設置七十九道閘門,每道三十公尺高、二十公尺寬、四至五公尺厚,如果氣象預測海潮將達一點四公尺以上,閘門即充滿熱氣而上升挺立,達到擋水效果。潮去則閘收,不會阻礙海流,因此無損生態系統。
批評者指出,閘門根據現有海面高度預測而設計,半世紀後恐怕不管用。參與計畫的三位MIT教授今春在「美國地球物理協會」會刊撰文表示,閘門的防洪方式有效果、有效率、有彈性,也是當前唯一解決之道,行之五十甚至七十年沒有問題。
到一百或一百二十年後,如果發生海平面上升到閘門應付不了的情形,那就是全球危機,而不只是威尼斯的問題了。
威尼斯一九六六年發生市史最嚴重的淹城,海水高出市地一點八公尺,各界開始認真思考救城辦法。威尼斯水患通常在十月到二月,後來則夏季也淹好幾次,一九九七年全城浸水八十次,專家預測五十年後,威尼斯可能每天要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