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對話 --佛在心中

依昱 |2013.07.01
2098觀看次
字級

文/依昱

(義守大學應日系創系主任)



日前接引高雄日本交流協會次長山口先生一家人到佛陀紀念館參訪,來台就任將近一年,一直聽聞佛館的種種殊勝,終於有此機緣與佛接心。在玉佛殿的修持過程中,他面帶笑容,神清氣定,靜坐、禮拜;尤其是在誦念星雲大師所寫〈佛陀,您在哪裡?〉的祈願文時,安祥、自在、輕安!他說:在日本時也曾到過寺院禮佛,但從未像今天的心境如此清明,尤其念到:「天下唯心,法界悠然;盡未來際,佛在心裡。」感受到佛陀舍利的慈悲感應,塵慮盡滌!

古德:「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大師:佛陀在哪裡呢?「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並非遠在印度的靈鷲山,「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我們內心的真如自性、佛性,就是靈山塔,要修行,「好向靈山塔下修」。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雲遊僧,到了一個荒僻的村落中,街道上,絡繹的村民們你來我往。僧人走進一條小巷,看見一團暈黃的燈,從靜靜的巷道深處照過來,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瞎子?僧愣了,他問身旁的另一位村民:「那挑著燈的人,真是瞎子嗎?」得到答案是肯定。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世界萬物,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那他挑一盞燈豈不令人可笑嗎?那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解的僧人問:「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嗎?」那提燈籠的盲人告訴他:「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問:「既然您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己!」「為您自己?」僧人愣了。盲人緩緩向僧人說:「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不留心被兩個人碰了一下。」盲人聽了,深沉地說:「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了我。」僧聽了,頓有所悟。他仰天長歎說:

「我天涯海角奔波著找佛,沒想到佛就在我身邊。原來,佛性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他,即使我看不見佛,佛也會看得到我。」

心淨則國土淨!不是遠在天邊,也不是泥塑木雕;佛就在我們的一個言語動作中、每一個起心動念裡。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點燃生命的「燈」吧,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和諧的心分享回報大眾,以廣結善緣的心成就人間道業,如此,我們定能尋找到幸福和安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