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為避免漁民積極爭取「第一鮪」榮耀而冒險出海搶撈,日前決定明年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取消第一鮪拍賣儀式。
消息傳出,反對者批評「拿台灣漁船可能會被抓而停辦,根本搞錯方向」,但就生態保育永續發展而言,縣府的用心寓意深遠!
「黑鮪魚季」讓原本沒沒無聞的東港一躍成為享譽國際的黑鮪魚故鄉,帶來龐大的觀光收益。但正所謂「禍福相倚」,身價不凡的黑鮪魚(體格飽滿、油花勻稱者往往價逾十倍)催使漁民鋌而走險,遠赴菲律賓外海抓黑鮪,也成為彼等眼中的肥羊。
因此,在台灣與鄰近國家漁業協議無解之前,確實須小心為上才能駛得萬年船。但多數討海人很難茍同,遑論要他們承受政府所應負的責任。
我認為永續發展才是縣府的「主旋律」!君不見,太平洋黑鮪在大肆濫捕之下,捕獲量大幅銳減,原本動輒二、三百公斤一尾的黑鮪,如今也寥若晨星,「竭澤而漁」的苦果已步步進逼。
在此窘境下,倘使第一鮪拍賣儀式依舊,利之所趨,漁民愈捕不到魚,就愈想到菲律賓外海。只是「敵暗我明」,不只生態遭殃,漁民更極易落得生活、生計與生命「三大皆空」的下場,處境堪憂!
只是縣府「主旋律」能否讓眾人婆娑起舞,考驗的何止是政府的魄力,更是漁民的觀念,挑戰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