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美感的
讀書會:
99則經營讀書會
智慧心法
方隆彰╱作
香海文化╱出版
十年前,隆彰把他那源自己身孜矻的讀書耕耘,間歇的「學而時習」的踐行,觀照了時代心靈的渴求,化成一種自我的生命託付。將所練就的工夫,貢獻給邀請他說法的遠近大小機關團體。把讀書會的組成、帶領討論的方法,以傳教士般的熱忱,讓自己的形跡滿透臺灣各鄉鎮。
從說法的經驗,他把教學的心得,幾經縝密的反芻、苦心的琢磨,像湘繡師傅的巧手,織錦了《讀書會結知己》這本書。讀書的編織架構、內容鋪陳,呈現了受物理學訓練,要求嚴謹理序的素養,確實曾幫助了許多嚮往書香社會的願景,熱中組織讀書會,卻苦於典範難尋的有心人。好書的評斷之一是,一本書的訊息是否對應了社會的需求。
就在此時,佛光山開山宗師星雲大師,以恢弘的氣魄、壯闊的瞻矚,祈願臺灣社會處處洋溢書香的芬芳,於是敦促弟子籌畫成千成萬的讀書會。大師的睿智是預見透過人間佛教讀書會的交心互動,彼此可以互學做人處事的道理,激發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的智慧,進而無形地催化書香社會的形塑。於是,有佛光山人間讀書會之德成。負責讀書會的執行長覺培法師,是位積極主動卻又謙恭有禮、慧黠沉穩又熱情包容、知行一貫、劍及履及的上善人才。他仔細地搜尋讀書會團體的資訊,善巧地造訪了負責松下素直友會「也是讀書會」的總會長,洪建全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簡靜惠女士,他倆惺惺相惜一拍即合。
原本好學又有長期帶領讀書會經歷的她,也順邀了隆彰共襄盛舉。就這樣,善緣和合地展開了新的十年的書香社會運動。隨著佛光山人間讀書會推動的巧緣,十年來,隆彰一本初衷,持續講解、說法、展示,助耕讀書會之經營和帶領人培訓。在教學相長的切磋中,他再度咀嚼、再度深化其中的訣竅和奧妙。溫故而知新中,他把創見後的智慧,綴成文字篇章,陸續發表於人間福報專欄。於是孕育了這本新書—《嚮往美感的讀書會》。
如果說《讀書會結知己》較傾向是本教戰手冊,呈現的風格偏向嚴肅的說理鋪陳和思維,著重帶領步序的推演。那麼,這本新書的韻調,更像是溫煦的老樂師,憑其熟稔的樂理造詣,期許樂團成員將專持的樂器特質,奏合出每一樂章的樂魂。此書的文氣是柔和的、諄諄然的、邀約的。
匯集成書的每一篇章,無不緊扣著「對話精神」。以對話的心靈,嚮導著每一參與讀書會的個體生命。透過相互的聽納、回應和互敬,體會到讀書討論的理趣,讓萌發出的智慧溫潤彼此的心靈,明白了為何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當然,全書仍保存了隆彰一貫的思維理序,但讀者可以特別注意到每一篇章的結語段,作者苦心積慮地提醒學習帶領人,可千萬得從「心」法出,也要由「心」法回。這正是領導人最最需要的修煉,卻又常常被遺忘的。這個時代,「利得」(Aquisitiveness)已然成為人們行事作為的核心關懷,大多的學習騖求「術」的工具掌握,而忽略甚至無視「人」才是存在的根本價值。帶人帶心,才是領導人永恆的源頭活水。
此書由香海出版社發行,真像是為此書抹上一道淵源的彩虹。隆彰與我共修多年,他讓我優先拜讀全書的文稿,留在我閱讀心懷裡的感受,像是欣賞到、享受到一席豐美的饗宴。其實,讀書會的參與,原可以是美好的心靈饗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