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現代人打電腦寫e-mail;古人則用毛筆寫尺牘(即信札)。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與國家圖書館合作,即日起於國圖舉辦「明代風華‧明代名賢尺牘特展」,展出一百五十幅文人騷客、名臣良將的書信。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表示,基金會從近二十年的尺牘收藏中,挑出兩百五十二份研究。歷經三年考證,研究兩百一十六位作者的生平、書信內容,從中延伸八百位明朝人,呈現精采的明朝生活史。基金會將研究成果出版三大冊專書,並挑出其中一百五十幅尺牘於國家圖書館展出。
名臣楊鎬的「與豐臣秀吉書」,長三十公尺、寬六十多公分,氣勢磅礡,是規模最大的展品。萬曆二十五年日本豐臣秀吉調軍進攻朝鮮、朝鮮向明朝求援。時任御史總理朝鮮軍務的楊鎬,寫此信警告豐臣秀吉萬勿來犯。何國慶指出,此信分析是非、評斷強弱,是難得一見的國書。
鄭成功被台灣人視為民族英雄。但少有人知道,他反清復明的忠義觀念,源自南京讀書時的老師錢謙益,錢也是名妓柳如是的夫婿。「明代風華」展出數幅錢謙益的信札。
這批書信不只講述忠孝節義、治國道理,還展現不少有趣的生活細節。比方儒學大師劉宗周寫信給愛徒祝淵,諄諄告誡他切勿飲童子尿治病,「如此治法,立斃之道也。」詩人宋玨寫信給友人,請他出遊時邀請妓女同行,邀請原則是不需名氣,但數量得多,否則會讓旁人嘲笑。讀完令人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