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題目與才女夏宇的詩集名稱《摩擦‧無以名狀》相似度太高,於是便強烈逗引讀者跟隨文字的步履前行,讀畢第一段,懸疑的開頭更加引人入勝。作者掌握文字的功力展露無遺,在題目、在起筆。
文中以一棵樹對應奶奶,由樹而人,營造了濃郁的抒情氛圍。情節鋪敘中,透顯出祖母的智慧似為懵懂的孫女啟蒙,讓孫女在成長中漸漸領略了人生的況味。文章結尾十分有味,扣合「無可名狀」的意涵。
作者筆下頗有佳句,如清明節令人感到悲傷卻放心,「悲傷是因為有些人丟下我們離去了;放心,則是因為那些人再也不會感到悲傷」,令人動容;唯「我十歲,正好介於青澀與成熟之間的年紀」是敗筆,所幸瑕不掩瑜。作者情感內斂,全文寫來不慍不火,平淡中自有雋永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