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

文/張玉芸 |2013.06.21
1501觀看次
字級
克蕾兒 克蕾兒是我女兒的同學。 克蕾兒的父母和哥哥一家四口以及她的祖父母,跟我們在同一個教會聚會。她的祖父彼得今年八十六歲,是一位退休牧師,老人家動作雖緩慢,但總是神采奕奕,精神還算抖擻。圖/Xen

克蕾兒

克蕾兒是我女兒的同學。

克蕾兒的父母和哥哥一家四口以及她的祖父母,跟我們在同一個教會聚會。她的祖父彼得今年八十六歲,是一位退休牧師,老人家動作雖緩慢,但總是神采奕奕,精神還算抖擻。彼得雖然已經退休,但偶爾也會上台分享訊息,他所說的內容總是誠懇又具有啟發人的意義。克蕾兒的祖母八十五歲也是一位勤快的老人家,我們一起舉辦過一些慈善活動,她總是樂意出錢出力,無怨無悔的默默付出。

有一年聖誕節前夕,我們全家出席女兒學校的音樂會。一進到會場,剛好看到克蕾兒全家以及祖父母也來了。

「嗨!珍妮今晚表演甚麼?」

「她今天晚上表演長笛,克蕾兒呢?」

「克蕾兒是合唱團的成員,她今天唱歌。」

說著說著,音樂會即將開始。

克蕾兒全家六人剛好坐在我們前面一排的座位,音樂會表演中,我看著她們三代同堂和樂融融,幸福無比的畫面,十分羨慕,反思於自己異鄉生活的情景,突然有些顧影自憐。特別是女兒們參加鋼琴比賽屢屢得獎,每當接受獎杯的榮耀時刻,不經意的總有一個念頭閃過,如果她們的祖父母們也能分享這分榮耀,該有多好!心中一絲絲的遺憾便逐漸擴散開來。

音樂會過後的幾天裡,突然傳出消息說,克蕾兒的父親彼得,是的沒錯,她的父親也喚作彼得,彼得此刻病重,急需大家關心代禱。我的驚訝難以言喻,那天晚上看到他的時候還是好好的啊!後來克蕾兒的祖母告訴我詳細情形,她說很多年以前,彼得的兩個腎臟功能盡失,後來是由妻子玲捐出一枚腎臟,彼得因此存活。多年來靠著這一枚腎臟,彼得過著正常人的生活,直到最近打了流感疫苗後,唯一的腎臟,功能突然惡化,十分危急,全家處於憂愁煩惱中。這時候我感受到了這一個家庭的沉重壓力。

我同時憶起那天音樂會中羨慕的心情,頓時百感交集。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有其重擔以及不完美之處!讓我們為所擁有的心懷感謝,而且在能力所及之處,互相播下關懷的種子,讓愛心來填補因為遺憾所留下來的每一個隙縫。

大學生活

學生生活雖然漸行漸遠,我還是喜歡走在大學的校園裡。剛畢業的那幾年,偶爾進入校園內,學生們誤以為我是大學生。她們會問說:「你是那一系的?」那時候心裡就暗暗的歡喜快樂。隨著光陰悄逝,學生們的問句後來就變成了:「您是老師嗎?」

最近有一天陪女兒去看大學,中午用餐時,看著一群又一群的學子們,年輕的臉龐,輕快的步伐,於是聯想起自己的大學生活。我問女兒:「如果我說我也是這裡的大學生,有人會相信嗎?」女兒想了一下說:「應該會相信吧,而且應該是屬於那種年輕時不好好念書,時常徬徨茫然,四處遊蕩,直到年長之後,才又發憤圖強,回到大學念書的學生。」

女兒的調皮話語,讓我莞爾。然而卻也如漁網似地張開於大海,閃亮於時光之水面,撈捕一件大學往事。大學時期,我們系上有一位同學名叫約翰,是一位獨來獨往的男子。他年紀稍長,據說他年復一年的在系上選修課程。見他經常與外籍老師討論上課內容,而且也據理力爭他的觀點。看似一位很有主見的學生,而且英文程度頗佳。他上課時,匆匆而來,下課後匆忙離去,與其他學生甚少互動,謎樣一般的老學生。

我和他僅有一次交談,或者我應該說是半次。回想起來,那樣的交談並不完整,只能算是零碎的單向對話。有一天,上課之前,我和一位同學在信箱間,恰巧看到了約翰的一封信。於是當他走進教室時,我們跟他說:「約翰,信箱間有你的信喔。」

他聽了,一句話也沒說,立刻衝出教室去,風也似的。

留下我和同學一臉茫然。

不久之後,他回來了,跑過來問我們說:「信在哪裡?」

約翰必定是屬於個性很急,不習慣與人交談的一個人。所以,一聽說有信,他立即衝出去,也不問清楚信在哪裡。

約翰,個子瘦高,頭髮稀疏,臉型消瘦,不修邊幅,牙齒也很不整齊。眼睛雖然炯炯有神,但是眼珠子總是閃著慌張警覺的神色。後來聽說,他雖然程度不錯,但是患有考試焦慮症,一遇考試就想逃避,所以總是無法順利通過課程的考驗。以至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重複選課,過修學分的日子。我們畢業之後,不知道他是否依然繼續這樣的生活?

我曾經想過,如果約翰的個性不適合念大學,又何必苦苦強求呢?但是接著又換另一個角度想,如約翰這般個性的人,要適應於現實社會,必定困難重重。他也許有一個經濟能力尚可的家庭,以及樂意支持他的家人,資助他繼續過著大學生活。

大學校園,也許就是約翰的避風港口。雖然在他的航行地圖裡,總是無法順利拋下錨,固定船身。然而,當他來回踱步於這港灣時,勢必也望見了風景,享受了迎面微風,而「希望」也就在哪裡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