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海基會、海協會將於本周在上海舉行第九次會談,並將於二十一日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昨天表示,我方爭取開放的項目,待遇優於WTO,服務貿易將吸引陸資來台,增加台灣本土市場就業機會,對兩岸服務業也有更好的發展。
海基會昨天舉行兩會第九次會談行前說明會,針對對外界對即將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質疑,高孔廉強調,談判一定是雙邊各自讓利、各取所需。他保證,我方讓利的部分,都是對台灣衝擊較小的項目。
高孔廉說,若以整體來看,大陸開放的項目中,有百分之八十三以上是超過中國大陸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待遇,其中金融類為重百分之九十都超過CEPA待遇。
他指出,兩岸服貿協議過程相當艱辛,談判團隊歷經了二年多、共十五次談判。最後達成的協議內容共有四章、二十幾條條文,並包含特定承諾書及服務提供者二項重要附件。開放項目分為金融類及非金融類,台灣對大陸開放約六十項,大陸對我方開放則達七、八十項。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部分,有港埠建設、銀行、批發零售、住宿、服務、資訊軟體等。
我方參與會談的先遣團已經出發,至於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率領的主團,則在明天啟程,團員包括高孔廉、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經濟部常務次長卓士昭等。
林中森說,第十次會談的議題,除了貨品貿易、爭端解決,也希望解決台商近年來多次反應的避免重複課稅問題;此外,氣象、地震監測等防災議題,還有金門供水,也可能列為協商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