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蘅綜合外電報導】參與宗教活動有改善健康、延年益壽的功效?根據多項長期醫學研究發現,參與宗教活動者確實比較不容易死亡,而且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風險也偏低。
根據美國猶太大學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一項為期十二年、涵蓋多種族,以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為對象的研究顯示,每周參與宗教服務愈多的人,在他們的免疫系統中,關鍵的蛋白質濃度會偏高,也比較不容易死亡。換言之,一起參與崇敬的宗教事物者有強力的社交網絡,這對他們整體的健康有益。
這項發表於《心理與健康》期刊(Psychology & Health)的新研究指出,年長者因定期參加宗教服務,並從中得到安適感,因此降低了百分之二十的死亡風險。死亡率降低的其它因素,還包括社會與家人的支持、生活方式的選擇,以及戒菸、戒酒等。
另外,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簡稱NIA)資助、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等醫學機構研究員參與的調查發現,經常禮拜的穆斯林,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比不禮拜者低百分之五十。參與此次醫學研究的拉法卡教授強調,穆斯林在禮拜過程中,激發大腦思維和精神文化的活躍,使禮拜者降低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風險。
相較於非穆斯林,經常做禮拜且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穆斯林,「禮拜」對他們的工作有很顯著的積極影響。虔誠恭敬的禮拜是一項最好的精神和身體鍛煉,也是治療許多疾病的正向能量。除此之外,長年禮拜還能夠增強心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
還有一項長達八十年的研究發現,預測一個人是否長壽的最佳指標是「善良的人格特質」,因為善良的人比較會做保護他們健康的事情,以及選擇從事讓人際關係更好的職業,而勝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