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彩連22年照顧20寄養小孩

 |2013.06.13
2010觀看次
字級
闕彩連照顧「望寶貝」四年,除了生活起居,也常帶他到風景名勝遊玩。 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本報板橋訊】領有保母執照的闕彩連,加入新北市寄養家庭行列至今二十二年,前後照顧過二十個小孩,從無肛症的嬰兒、發展遲緩兒童到叛逆、憂(躁)鬱的青少年都碰過,她認為照顧這些孩子是人生最大、最正確的投資。

記憶中闕彩連最難忘的是四年前被丟在三峽某育幼院門口的棄嬰。這名五、六月大的棄嬰患有腦性麻痺及多重障礙,加上畸型隆凸的頭蓋骨,幾家機構都不敢收置。

家扶中心社工帶闕彩連看了一眼,嬰兒一雙無辜、近乎哀求的眼神,讓她難以捨下,毅然接下寄養照顧的重任。她幫孩子取名「望寶貝」,告訴他不要自卑、放棄,未來還有希望。

每次餵奶,闕彩連就用手輕輕按摩望寶貝的頭蓋骨,說也奇怪,三個月後,凸起的頭蓋骨竟然變平順了。但因多重障礙,望寶貝無法言語,只能憑他縐眉、眼神或聲音判斷各種需求,也不能像常人般站立,只能靠輔具支撐,勉強行動。但望寶貝未因此足不出戶,烏來、宜蘭、杉林溪,甚至雪霸國家公園都有他和寄養父母的足跡。

為了靠醫療器材抽痰,闕彩連日前結束四年的寄養關係,讓望寶貝轉到護理之家安置,但她擔心望寶貝無法適應,每天仍與丈夫輪流兩次探視他。

「感謝他們給我精采的每一天。」回顧作為寄養家庭的日子,闕彩連說,照顧這些遭逢變故的孩子,不是只有付出,從他們身上獲得的更多;而每次結束寄養,闕彩連總會不捨地哭上一整年,常靠心理諮商師開導才走出來。

闕彩連說,面對患躁鬱症的青少年,除了愛心、耐心,還得動點腦筋,這些過程,她的兩個孩子全看在眼裡,除了是最直接的人生教材之外,也讓孩子明白自己很幸福,從小就懂事乖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