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嘉義華濟醫院爆發假藥風波之後,很多患者擔憂自己拿到的是假藥,衛生署目前也正研擬辨識機制,而台北榮總目前已經有一套系統,民眾只要輸入藥物商品名稱,就可以看到藥品的內、中外層包裝圖像,且有X軸、Y軸,以顯示實物尺寸,民眾可以上網為自己的安全用藥做最後一道把關。
北榮藥劑部主任周月卿表示,建立這套系統的原因是,民眾就醫時,會因為所拿的劑量不同,拿到的可能是裸錠、鋁箔包或盒裝,民眾往往對自己拿到藥物有所疑問;且處方箋釋出,有時候外面藥房的藥劑師也需要了解醫院所用的藥品,因此建立了這套「藥品外觀及中外層包裝查詢系統」,且在今年十月三十日開放民眾上網查詢,最近因假藥事件,許多患者擔心拿到假藥,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周月卿說,這套系統建制了榮總全部藥品的內外各層包裝圖像,共一千四百多種藥品,五千個圖像,最常被仿冒的藥品,例如威而剛、羅氏鮮,以及幾種安眠藥等都已經含括在內;且包括錠劑、軟膏、針劑等各種形式藥品。
系統可以完整顯示藥品外觀全貌,也有X軸、Y軸尺規,以顯示實物尺寸,且藥品中英文商品名、劑型及含量與圖像一並合成顯示,以防查詢時程式將圖像與藥名連結錯誤而造成顯示出入;此外,系統資料隨著榮總藥品異動訊息同步即時更新。
此系統設於北榮藥劑部網站:http://www.vghtpe.gov.tw/~pharm ,民眾可根據中英文藥名、國際條碼、健保碼等索引,查詢藥品外觀及內中外層包裝,並顯示藥名、外觀標記、廠牌、臨床用途等中英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