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禮納里部落的九座教堂,造型多樣。圖/翁禎霞翻攝
圖/翁禎霞翻攝
【本報屏東訊】這裡應該是全國教堂密度最高的聚落!屏東縣禮納里永久屋部落只有四百八十三戶,就有九座教堂;長治百合部落只有二百五十八戶,也預留了十幢教堂用地。在原住民心中,「山上有的天父、山下也要有」,使永久屋部落裡教堂數量驚人。
特別的是,永久屋部落裡的教堂完全由教會募款興建,各家教派都不同,有基督長老教會、安息日會、循理會等,以禮納里來說,每幢教堂造價在數百萬至上千萬元不等,但遷居永久屋的原住民不僅出錢,還主動加入建造行列,建教堂幾乎成了永久屋部落的全民運動。
「建教堂,我也有份!」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長陳保華也是教友。他說,好茶部落過去在山上有四個教會,村民周周上山做禮拜,「現在到了山下,自然不能少」。好茶村在莫拉克颱風前一年就因豪雨遷下山,成了「流浪部落」,一直到禮納里部落完工,他們才有新家。
禮納里永久屋管理委員會主委徐惠娟是瑪家村人,她表示瑪家村過去在原鄉有三個教會,到了山下,村民對建教堂特別賣力,每幢教堂的設計都是建築師與教友討論後定案,各教派造型不一,有的還融入原住民圖騰,但都蘊含教友最虔誠的心。
禮納里部落的九間教堂已完成,陸續啟用;長治百合部落的十間教堂完成一幢,其餘仍在募款中。已完工的教堂,一幢比一幢搶眼,成了永久屋部落裡美麗的風景,常有遊客為教堂之美前來,拍照留念。
行政院重建會表示,高屏地區的永久屋部落裡有四十六件宗教設施,已完工十五件,其中以禮納里及長治百合部落的教堂密度最高,重建會已向地方提出建議,可發展結婚社區,結合已發展的接待家庭,成為地方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