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擇其所愛、愛其所擇」是十二年國教規畫的教育精神,為推動國中適性輔導,教育部國教署署長吳清山表示,教育部已訂定「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國中適性輔導運作模式」,建構一套從中央、縣市政府、輔諮中心、學校到家長的適性輔導架構,由十二年國教宣導團協助培訓,請種子講師到各國中進行適性入學宣導,預計七月底前完成各縣市國中宣導工作。
專業人力的挹注亦是適性輔導配套重點。據統計,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總數約為六百六十五人,兼任輔導教師近七百人,為避免輔導人力不足,教育部已計畫五年內投入六十五億元經費擴充人力,民國一百零六年可讓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總數提升至一千三百人,幫助學生做好性向輔導、生涯諮商工作。
如何讓技職體驗學習配套做得好?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現任新北高工教師黃耀南表示,從國一就要開始進行,他建議校方利用綜合活動課程,幫助國一學生先認識技職教育主要學習類科有哪些,再依照學生意願分批、分領域參觀工業機械或美術創作等不同類科的技職,讓國中生了解技職體系的多樣化,從中找出興趣與性向,勾勒未來生涯藍圖。
他以任教的新北高工為例,就與鄰近的中正國中、清水國中、土城國中、重慶國中等校攜手推動「國中技藝學程」,參與技藝學程的國中生,一個禮拜會有兩個半天到新北高工學習實用技能,提前培養一技之長,讓人生方向不再迷惘。
教育部也規畫技職教育宣導措施,透過性向測驗與前往高職或技職校院觀摩,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增加對技職教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