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為了加強國中小學生鄉土教育、國家認同,補助文化總會編印二十一縣市走讀台灣鄉土教學教材,第一套《台北縣鄉土DNA》新書昨天發表。教育部官員表示,新書內容將陸續上網,主要作為國中小鄉土教育的輔助、補充教材,不強制老師、學生購買。
走讀台灣鄉土教學教材為走讀台灣旗艦計畫的一環,該計畫結合全台各縣市校長、老師、文化工作者和學者專家,編寫適合各縣市國中小學使用的鄉土教材,首套《台北縣鄉土DNA》共有兩冊,介紹淡水老街、新莊老街、三峽祖師廟、十三行博物館、朱銘美術館、金包里老街、魚路古道等台北縣主要藝術文化和自然景點。
《台北縣鄉土DNA》除了介紹各景點的自然地理、歷史背景、社會發展、建築特色、古蹟維護、社區營造、地方產業等內容,並分別針對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和國中生,規畫不同教材內容。
文化總會表示,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將鄉土教育納入社會科教學領域,教育部原則補助每一縣市二百萬元編寫教材以推動政策,《台北縣鄉土DNA》由玉山社編印,桃園縣、雲林縣、高雄縣、屏東縣教材也將在年底陸續完成校稿,明年出版。
教育部表示,為了不增加學生、老師負擔,新書內容會盡量上網,方便老師下載使用,「不是每個老師、學生都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