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擁有四千三百多家連鎖店的「7—11」,將部分分店附設停車位,同時把店內擺放雜誌的空間改為臨窗吧台,以及推出懷舊商品,這些行銷動作,主要是為了迎接一群有錢有閒的「第三年紀」貴客。
以年齡做分類,「第一年紀」是指六到十八歲的青春期;從二十到五十歲之前,還需要拚命工作的時段為「第二年紀」;「第三年紀」大約是指五十一歲至六十四歲這個年齡層的人。
第三年紀的人「仍然健康、且有一定的財富」,這些人生活擔子逐漸減輕,兒女已成長、房貸還清,「可以說是處在人生最好的階段」。也因為「第三年紀」的人在心態上較開放,再加上他們知道要享受人生,多愛自己一點,以及他們手頭較為寬鬆,因此形成一個重要的消費市場,成為台灣消費市場區隔的新商機。
有人說,「第三年紀」世代是台灣新興的頂級消費族群;也有人說,他們是台灣第一個體現「C型人生」的世代。所謂「C型人生實踐者」的意思是說,第三年紀的人樂於也勇於追求,以學習和樂趣為中心的生活模式。C是一個循環,所有做過的事都可以再來一遍,第三年紀的人可能在退休後又重做學生,進入學校再拿一個學位,或者年老之後才去學衝浪,因為那時比較有閒有錢。
以前人過的是「L型人生」,即線型人生,人生每個階段都按部就班、照表操課;現在「第三年紀」世代則沒有一定的規矩,在含飴弄孫的年紀,還可談個戀愛,來個黃昏之戀,大家照樣祝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