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行政和立法部門應加強菸害防制

 |2006.11.21
448觀看次
字級

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從今年三月提出至今,將近九個月,歷經五次討論和協調都沒有進展,本月上旬各黨團協商後,正當進入備受外界關注的「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修法重點,卻因為部分委員反對而草草結束。反菸團體及贊成室內禁菸的立委均感氣憤難平,認為這是部分立委受制於菸商團體而運用拖延戰術,才使得「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審議工作功虧一簣。

當初民間反菸團體「台灣拒菸聯盟」提出修改現行的菸害防制法,主要是基於菸害具有外部成本,也就是在公開場所抽菸,不但傷害本身健康,也殃及無辜,使得吸二手菸的他人受害,因此要求全面禁止菸品廣告與促銷,嚴禁在室內工作職場、公共場所抽菸,菸盒警示圖文至少要占一定比例以上等管制措施。此外,還要求政府將每包菸品的健康捐提高為十元,希望能透過以價制量的方式,減少吸菸人口,間接提升國人的健康。

我國自從實施菸害防制法以來,已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還有努力的空間。例如,菸品促銷廣告仍然盛行,擴大消費族群,吸引青少年吸食,甚至女性吸菸人口增加的情形。而根據一些客觀的醫學研究和衛生統計資料,顯示「二手菸」對別人的健康損害,尤其是對於兒童(尤其是胎兒)、太太等親人的傷害最大。

而吸菸引發的相關病變治療,也耗費健保支出,成為外部成本。近年來女性同胞罹患「肺癌」的案例有增無減,甚至成為頭號殺手,與家庭男人吸菸更有直接關係。從整體經濟觀點而言,美國的菸害防制規定嚴格,菸稅也不低,使得吸菸人口比例下降,近年來更屢見消費者因受害而向菸商提出巨額賠償的訴訟案件,反而是亞洲地區(包括台灣)成為美、日及歐洲菸商的最大銷售對象。此種「污染輸出」,或是「將自己的財富建築在他國人民健康的損之之上」的作法,不只不道德,也成為亞洲國家外匯損失的一個因素。

因此,防制菸害乃是維護國人健康的必要急務,刻不容緩。民間版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除了提高至少徵收十元的健康福利捐,比較具有以價制量的效果之外,更嚴格的「菸害管制措施」,包括增加禁菸的區域,限制廣告和促銷等負面行為,以及提高菸品的產銷成本,無論是警語的顯著化,或是提高價格、成本,多管其下,更能達到減少菸害和增進國人健康的目的。

總之,無論從國民健康或是經貿理由,菸害防制實在不能瞻前顧後,作為最大菸酒輸出國的美國,對內的管制和以價制量的措施,在在都有值得參考之處。因此,建議政府除了加強管制措施,並調高菸稅,發揮「以價制量」的效果之外,應該透助更多資源於「教育宣導」,減少吸菸人口,增進國人健康。立委諸公們,也請基於道德勇氣和社會正義,排除菸商的壓力,支持此種福國立民的法案,才不負選民的託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