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2013.06.02
1835觀看次
字級
覺禹法師
查顯良
李舜隆

好的報紙與書籍,帶我們脫離負面文字陰影,找到正面提升力量。《人間福報》的「奇人妙事」吸引讀者目光,讓人感受大千世界的美麗、趣味與溫暖;「星雲法語」則沉澱安頓大眾身心。

福慧家園共修會,上周以「星雲法語」為主題,由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主持,邀請嘉義市嘉北、興安國小校長查顯良、李舜隆,神奇館木雕禮品負責人陳金川為與談人,分享讀報的收穫,及如何把「星雲法語」精神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

覺禹法師表示在失序的社會,為了淨化人心,大師創辦《人間福報》並開闢專欄,示教利喜,去除大眾心中的焦慮與疑懼。《星雲法語》一書,揭示圓滿人生的方法,如何將佛法妙諦,運用在生活上,以做現實人生的指南。

讀報的收穫

查顯良表示,在資訊貧乏的年代,知識全來自於讀報,小時候很喜歡看連環漫畫,如《國語日報》的小亨利、淘氣阿丹,隨年齡增長擴展到其他專欄,最後養成了閱報習慣。資訊氾濫之後,人們工作忙碌只看大標題,於是圖片取代了文字,水果報應運而生,給平面媒體帶來衝擊,好在純淨的《人間福報》適時導正,提升了正面力量。

李舜隆談到,小時候愛看《西遊記》等漫畫,中學功課壓力大,無暇閱書報,學然後知不足,直到上大學才有好的因緣與環境,多面向的拚命吸收,體會山河大地盡是法身,溪聲皆是廣長舌的妙諦。往後的日子,有幸接觸到《人間福報》,得到更多的指導和正面的啟發,更養成天天剪報習慣,學校安排靜心課程,選擇適當的法語,當小朋友晨讀的教材。

六年前李金川改變工作環境,經營木雕禮品,因為毗鄰圓福寺,有了緣分訂閱《人間福報》,大師精簡的法語、偈語每天閱讀,逐漸深入經藏,從此能轉念欣賞別人的優點,更以寬容的的角度看待萬事萬物,人際關係好起來了,生活充滿陽光。

「星雲法語」 生活化

查顯良在星雲大師所著《星雲法語─圓滿人生》一書中,得到無限的啟發,談到為人處世的態度,「人生在世,做人常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校務經營猶如火苗,為人處世猶如燃料,燃料不足,則火苗不旺;「只從柔處不從剛」從事教育工作,用親切和善的態度,佐以風趣的說理,比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只想好處不想壞」孩子犯錯要明察秋毫,往好處想,不錯怪才有機會感動他。「恭敬謙和滿芬芳」和家長溝通比教育孩子難,如果能放下身段,委屈自己,接納家長情緒,凡事都可迎刃而解。

李舜隆從法語中汲取星雲大師的智慧,體會智慧不離佛法。治校時將行三好的品德教育,奉為最高準則。在「無常的價值」一文中,了然於學校不可能每天平順,因此設了緊急聯絡網,必要時啟動無常機制,處理意想不到的偶發事件。又從「忍」字,學會忍辱,讓惡罵、毀謗消弭於無形,靠調整心態,化解困境。

陳金川感佩星雲大師將艱深的經典,化為生動的文字,使普羅大眾都能接受佛法的薰習。遇到境界,要本著慈悲心化解問題,舉「達摩四行觀」為例,「報冤行」是對方示現逆境,讓我們轉化心念,成就忍辱修持;「隨緣行」是面對因緣,以平常心隨緣應對;「無所求行」,不預設立場,心中無欲,無所恐懼;在生活中,擔負社會責任,服務人生,離不開「稱法行」。

覺禹法師告訴大家,《星雲法語》句句都是大師一生中,對人間佛教的體悟與感動,我們只要用心感受,真心生活,與法相應,自然能撥雲見日,圓滿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