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不恐怖 幽默、拙樸很浪漫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 |2013.05.31
182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京都府福知山市大江町「鬼交流博物館」開館二十年,館藏約一千五百件文物,至今已吸引四十二萬參觀人次。

「鬼交流博物館」收集並展示國內外的傳統藝術文獻、世界的鬼面、偶人、版畫,妖魔鬼怪的資料,大江山的治鬼傳說史料、古今鬼瓦等。在鬼交流大廳還有以鬼為題的繪畫與照片,有鬼傳說中吞酒童子的雕像。館前擺設高五公尺、重十噸、日本最大獸瓦「平成的大鬼」,是鎮館之寶。

日本人認為鬼怪是與天地齊年,日月同明,每年舉行全國「鬼峰會」,各團體以當地的鬼故事為題材,在現場展演、介紹、評選,而由人裝扮的怪物在街上遊走,吸引眾多對鬼怪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前來觀賞,使得日本的鬼文化歷久不衰。

名作家周作人在〈鬼念佛〉一文中說「日本講鬼那是妖怪的故事,有許多好的,可以和中國古代的志怪相比。」日本民間還保存著許多中古的想像和浪漫的傳說。許多地方特產和玩具都以鬼為名,不但不會感到不吉利,反倒有一種幽默和拙樸的氣氛。在民間傳說中,吃蕎麥麵可以驅鬼,因此當地人將蕎麥麵取名為「鬼蕎麥」。和歌山有鬼之城,城內的建築都有恐怖傳說,讓遊客體驗鬼怪世界的刺激。

不僅如此,日本各地的祭鬼儀式,甚至還被成為旅遊勝景、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每年季節更替時的驅鬼儀式,祈求消災解厄;盂蘭盆節(俗稱鬼節)是日本三大節日之一,掃墓祭祖祈冥福。

日本有不少藝術形式都與鬼有關,如國寶傳統藝術「能」劇,藝人演出時所戴的假面,有點像中國京劇的臉譜,但有鬼的嘴臉、長髮、怒目、獠牙,也帶有悲哀和微笑的表情,劇情多是鬼的世界。

文學中也有很多關於鬼怪的故事,如一休和尚的故事中充滿神怪色彩,甚至在宮崎駿作品中,也呈現出七情六欲的妖怪世界,如同人類的世界,使觀眾更容易接受鬼世界。畫鬼更是日本繪畫的重要表現內容,如鳥山石燕和河鍋曉齋等畫家,以畫鬼出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