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位於大陸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寶塔的「瀚霆古典藝術博物館」,日前舉辦周年特展,展品中備受矚目的是一尊見證過北魏世宗延昌元年(西元五一二年)大地震、自英國回流的北魏青銅鎏金佛像,具有極高的藝術、歷史及研究價值意義。
該博物館是由當地青年收藏家黃震創建,展覽面積約一千二百平方公尺,去年取得省級民間博物館登記。館內設三個展廳,藏品逾二千件,展出千餘件,吸引了數萬參觀人次。
這尊北魏青銅鎏金佛像高約十四公分,佛陀肉髻飽滿、雙目微合、神態端詳,著袒右肩式大衣坐於四方座上,背光開闊,火焰紋遒勁有力,佛座上刻有兩供養人,刀法傳神,栩栩如生,通體鎏金,保存完整,在北朝此類傳世品中極為罕見稀珍。令人驚奇的是造像背面銘文記載:「延昌元年甘泉田空,佛弟子王唯上為皇帝,下及法界眾生,俱勉蓋纏,敬造釋迦王像。」
前龍門石窟佛教研究所所長溫玉成表示,「甘泉田空」,甘泉在甘肅武都縣東北約五十公里處,屬北魏武都鎮,多為氐族人士,而「田空」意為田地無收成。至於「蓋纏」為佛教用語,《維摩詰聖‧佛國品》指「五蓋十纏」皆煩惱之數,「勉」通「免」,免去蓋纏之災患也。
溫玉成鑒定這尊佛像為真品,並指出,此尊坐佛從時間上考證,是先有像後刻字。造像形制應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不久,尚未「秀骨清相」,估計造於西元五○○年前後,與龍門石窟最早期的風格一脈相承。
造像主人王唯是甘泉人,似為氐族人士,非漢族。佛坐上的持蓮供養人戴冠,男性居右,女性在左,列位方式與漢族相反,體現氐族人的宗教特徵。《魏書‧世宗紀》紀載「延昌元年四月肆州(今山西忻縣北)地震陷裂(七級左右)死傷甚多」,因此王唯建造這尊佛像,祈求佛陀庇護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