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巴米揚大佛 文與圖/梁國興 |2013.05.29 語音朗讀 23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位於海拔二五○○公尺的巴米揚(BAMIYAN),處絲綢之路上,是往來歐洲、波斯、中國和印度途經之地(圖1)。五世紀時,曾有數所佛教寺院,是一佛教中心。自二世紀起至九世紀伊斯蘭教徒入侵時期,為佛教的一個重要據點。 佛教僧人住在山崖的小山洞內修行,有些商人為了祈福與還願,在山洞內加添佛教雕像及精美、色彩鮮艷的壁畫。 山谷的焦點是兩尊巨大的立佛像;東大佛高三十七公尺、西大佛高五十五公尺,在山谷的一處砂岩山崖鑿成。佛像最有可能於五至六世紀時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立佛像;是希臘與中亞混合式佛教藝術經典作品。 玄奘大師在西元六三○年時曾來過巴米揚,在《大唐西域記》中形容當地是一個興盛的佛教中心,「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書中還記載大佛像金色晃耀,寶飾煥爛。 當伊斯蘭教軍隊在十二世紀征服阿富汗時,巴米揚大佛及那些壁畫未有受破壞。其後多年來,一些破壞者損壞了佛像的一些細微部位,主要是面部特徵及雙手(圖2,3)。莫臥兒帝國君主奧朗則布曾試圖用炮火摧毀大佛,因為他認為正統伊斯蘭教信仰反對任何其他形式的偶像崇拜。 因此巴米揚的佛教於西元九世紀起衰敗,主要是受到伊斯蘭教徒入侵後不准偶像崇拜,以及蒙古人對鄰近區域的劫掠等因素造成。 在多年的戰亂中,佛像已千瘡百孔,頭部也不復存在。而極端的塔利班執政以後,從一九九七年開始計畫摧毀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二尊大佛像。塔利班在動用大炮、坦克後,最終於二○○一年三月十二日將大佛炸毀(圖4)。 雖然兩尊大佛的外型已幾乎全毀,但其大約輪廓及一些特徵仍可在山崖凹入處被辨識;另外《大唐西域記》曾提及「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餘尺」,有些考古學者希望它仍然存在,曾展開找尋工作,但迄今未有發現。 位於首都喀布爾的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收藏阿富汗各地出土的史前遺物,以及受希臘文明影響的貴霜王朝時代佛像和犍陀羅藝術品、各歷史時期的錢幣和民俗文物等。豐富的藏品中,有九成是出土文物,其中四成與佛教有關(圖5~7)。一般佛像皆受犍陀羅文化影響(圖8)。 後塔利班政府曾以考古與歷史文物之名,發行多枚有關佛教的郵票,圖9是其中之一。犍陀羅藝術巔峰期的佛像雕刻,臉型像多希臘人(圖10)。 前一篇文章 【文化百科】 天漢與漢地 漢子與漢奸 下一篇文章 【陳毓姍押花藝術展】金門古厝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29.391 新台幣創3年新高2025.06.2603多倫多跨宗教聯合祈福 祝禱世界和平2025.06.26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4-32025.06.2605【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6均衡吃、多運動、睡眠足 活化大腦預防失智症2025.06.2607知識翻越大山 姊弟返鄉報恩2025.06.2608【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看大冠鷲 在天空織一頂隱形的帽子2025.06.2609【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10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下)【優游藝林】屬於梵谷的亞耳【書藝心語】給人留餘地【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西夏檔案】趣味西夏字:秤與戥子【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歷史長河盪輕舟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佛陀三次法駕斯里蘭卡【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