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遭見聞》發乎情 止乎禮 不踰距

鄧秀蓁(桃園楊梅/富岡國小) |2006.11.19
691觀看次
字級

中國人一向重人情,逢年過節,送往迎來,都禮數周到,尤其是有強烈企圖心之商人或政客,為了爭名奪利,莫不挖心思,施以重禮,極盡逢迎之事。

教育工作,有別於政治角逐及商場競利,學校成員之間無利害關係,若鎮日汲汲營營,到處送禮鑽營,曲意奉承他人,縱使得到教育資源,卻失去個人尊嚴,也違背了教育之公平正義。

但是,在教育經費嚴重短缺,學校競爭力日益升高下,不斷爭取資源,提升辦學績效,成為學校創新經營不可避免的趨勢,如何能在人情世故、正義公平與資源獲得間三者兼顧,正考驗著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社區和學校共生共構,家長是學校的合夥人,面對校園民主開放,校長必須發揮藝術領導之效能,帶領學校成員走出校外,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與家長及社區人士良性互動,得到他們的認同與支持,建立人脈、開發資源,再以豐富資源來努力辦學,照顧好每位學生,形塑真、善、美的學校願景。

「送禮」是人際溝通的藝術,在「出乎心,發乎情,止乎禮,不踰矩」,的原則下,若學校成員待人處事能玲瓏圓融、熱情付出,並在慶典、節日的特別日子裡,精心設計小小禮物,誠意送給學校同仁、家長、學生或社區有力人士,再加上認真辦學,相信必能為學校經營劃下卓越創新的一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