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華書局最近引進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審訂的康熙版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已有好幾所大陸中學下訂單,下學期就會開課。董教授點出「希望透過三字經、論語、孟子等文化經典,改善社會風氣,形成一股國學熱和儒學熱。
或許刻板印象感覺,一如董教授的看法,「大陸文革時期,四書、五經等中華文化經典的地位被破壞殆盡」,中國大陸如果要被全世界及華人所認同,除了國力「富強」外,中國故有歷史文化的尋根、再教育,特別是新世代的年輕族群。
對岸教育改革容易「一條鞭」式的上呼下應,比較容易劍及履及,但在當下經濟剛起飛的中國大陸,要讓「自私自利、男盜女猖、不講秩序、不敬老尊賢等種種亂象」回歸正道,基本上需要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氣!
對照台灣高中學生與社會人士的排斥學習,動輒以文化基本教材是「意識形態」混淆視聽,如果加上大學入學考試題目比例不高,高中生的背誦興趣當然缺缺,形同「配課」的文化教材自然不受重視。
如果加上政府高層與教育部的忽視,學校老師「僵化」的教學,註定台灣的「文化基本教材」要在對岸成為閱讀儒家的「入門書籍」?
如果台灣當局還有心,馬總統在卸任前,拿出魄力與排除萬難,讓這一套四年級以上的中年人印象深刻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由淺入深的重編,從幼稚園到高中,甚至到大學都能接受該教材的「啟發」,也唯有如此,文化基本教材賦予「新生命」才有時代新意義!
林泉利(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