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論小事、大事到廣大興二十八號漁船所引起與菲律賓爭端,「嗆」來「嗆」去,早已成為媒體報導的標題。
讓民眾情緒隨著媒體沸騰,這對民主國家的發展究竟是前進還是後退?
長久以來,台灣媒體亂象紛陳,單面向意見愈來愈多,客觀分析與報導的媒體聲音也愈來愈小,這對一個民主國家的正常發展並非是常態。
許多人利用電子媒體塑造話題,而媒體也甘於被利用,但重點是媒體是社會公器,有其社會責任與價值,應有基本的緯度。
因此我也「嗆」媒體,可否按實報導,減少情緒性用語,用最簡單資訊全觀性的報導並讓民眾判斷,而非引導,甚至刻意創造話題,撩撥民眾情緒?
媒體創造出其所認為的民意,政府固然應傾聽,但是政府如何傾聽正確的民意,做出正確的判斷,並讓國家獲得最大的利益,才是一個政府為所當為。
謝麗秋(台北市
/國策基金會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