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在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發布「乾洗作業空氣汙染防制設施管制標準」,明文規定乾洗店必須要溶劑脫除、烘乾與回收設備。不過,坊間不少乾洗店設備未符合標準,致使乾洗過程中揮發的溶劑成為潛在的環境殺手,甚至危害左右鄰居健康。
乾洗溶劑是指清洗衣物所使用的石油系、四氯乙烯或其他溶劑,這些物質在乾洗的過程中,很容易會揮發逸散進入空氣,對乾洗從業人員健康造成影響;而都市地區乾洗店座落住宅區,也可能影響鄰居的健康。
乾洗作業逸散的廢氣,可能刺激皮膚、眼睛、鼻子、喉嚨等,且在高濃度乾洗油蒸氣環境中,會導致暈眩、頭昏眼花,並可能導致皮膚脫水、脫脂而導至潰瘍和皮膚炎。嚴重會造成血液攜氧能力降低,可能使心臟或腦組織的氧濃度過低而引發危險。
有「洗衣博士」之稱的「洗衣哲學」總經理吳國章表示,坊間乾洗店完全符合標準的比例不多,加上相關主管機關採取「不報不理」消極態度,國內乾洗店造成空氣汙染的問題值得重視。
吳國章善意提醒說,民眾要注意隔鄰乾洗店是否符合環保標準的乾洗、烘乾與溶劑回收的相關設備。
對於衣服送乾洗,店家都會罩上防塵套,專家建議,為了避免殘留溶劑傷害健康,應將防塵套拆剪開。吳國章說,防塵套需要拆剪開,讓殘留溶劑完全散除,代表這家乾洗店不合格,根本就不應將衣服送去乾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