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上有一句最響亮的名詞,叫「雲端」;雲端科技、雲端運算、雲端服務、雲端儲存等等,所謂雲端科技,就是將所有的資訊、資料都丟到網路上去處理,而所說的「雲」,就是很多台很會利用運算的超級電腦一起組成的資料中心。這個新興名詞,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初唐詩人盧照鄰便初創了。
盧照鄰有兩句名詩:「羨君樓隱處,遙望在雲端。」這「雲端」二字,就是從這裡來的,但很少人知道盧照鄰這個詩人。
盧照鄰(六三六~六九五年),河北人,記憶力很強。初為鄧王府典簽,掌管文書,極受器重,王府有典籍十二車,他一一披閱,大致都可記住,所以鄧王讚譽盧照鄰為司馬相如。
唐高宗乾封初,三十歲左右的盧照鄰,出任益州新都尉,任滿漫遊蜀中,後來寓居洛陽,曾因橫禍被誣下獄,幸為友人所救,出獄後竟患風疾(中風),手足痳痺,半身不遂,先延孫思邈診治,服用丹藥,不久孫思邈奉命入宮,無暇顧他,病情轉劇,於是移居具茨山下,買數十畝田園,預築墳墓,受盡病魔折磨,最後投潁水亡。
在唐代詩人中,盧照鄰的晚年,要算是下場最悲慘的一位。
他的文名,和王勃、楊炯、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初唐四傑」,名滿天下,《全唐詩》收有他的一百三十二首詩作,詩中甚多佳句好對,試略舉數例如次:
「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江前飛暮雨,梁上下輕塵」、「水鳥翻荷葉,山蟲咬桂枝」、「草礙人行緩,花繁鳥度遲」、「梅花扶院吐,蘭葉繞階生」、「飛泉如散玉,落日似懸金」、「攬鏡改容色,藏書留姓名」、「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等等,不勝枚舉。
從他的詩句可看出,幾乎都以自然景色、四季氣象、山川花草為材料加工美化,潤色添姿而成,尤其特別喜歡吟雲弄月,故有「遙望在雲端」之創意佳句,成為現代科技電子界最時髦的名詞,「雲」在他的詩思中,顯然是揮之不去,招之即來的素材,不斷出現在他的詩句中:
「雲光身後落,雪態掌中回」、「落日明歌席,行雲逐舞人」、「霧斂長安樹,雲歸仙帝鄉」、「風月清江夜,山水白雲朝」、「川光搖水箭,山氣上雲梯」、「丹唇間玉齒,妙響入雲涯」、「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雲」、「地接神仙洞,江連雲雨嶺」、「明月留客思,白雲迷故鄉」、「雪盡松帷暗,雲開石路明」、「地咽綿川冷,雲凝劍閣寒」、「虜騎三千入,關雲萬里平」、「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雲」、「羨君樓隱處,遙望在雲端」。太多太多雲了,幾乎兩三首詩中就有一首帶雲,這位詩人,真可說是活在雲端中。
可憐的詩人雖然早年懷才不遇,晚年又備受病魔折騰,吃盡苦頭,但是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借物詠懷,以古諷古,其代表作〈長安古意〉,七言六十八句,可謂嘔心之作。
清人曹雪芹《紅樓夢》小說中賈寶玉的丫環取名「襲人」,有人以為是引用陸游的名句「花氣襲人知驟暖」、「花氣襲人渾欲醉」中的「襲人」二字而來,其實,盧照鄰比陸游早四百多年就有「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之句,說不定陸游書此詩句,還是盧照鄰給他的靈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