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投書《紐約時報》表示,為了預防罹患乳癌,她聽從醫師建議,分別在二月初、四月底完成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過程順利。
國內外媒體昨天都以頭版或頭題重大位置報導這件大新聞,不同以往的是不以八卦或風花雪月新聞處理,而以生命的嚴肅話題報導。
三十七歲的裘莉說,醫師檢查出她體內有BRCA1基因突變,由於她母親與卵巢癌病魔纏鬥近十年過世,她罹患乳癌機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七,罹患卵巢癌機率也高達五成。
醫學研究,在具有家族性或早發性乳癌族群中,BRCA1或BRCA2基因之突變發生率高達三成至五成不等。女性如具有BRCA1基因突變,有八成在七十歲前會罹患乳癌,六成三在七十歲前會罹患卵巢癌。
裘莉表示:「手術後,本人罹患乳癌機率,已從手術前百分之八十七降到百分之五,我可以告訴孩子,不必害怕乳癌會帶走媽媽了。我感覺有權為自己做一個客觀理性的決定,絲毫無損我的女人味。我希望任何女性讀者能知道自己是有選擇權,我選擇公布自身遭遇,是因為許多女性不曉得自己也許正活在癌症的陰影下。」
安潔莉娜裘莉的作為可從三個面向探討:一、一個以面貌、身材賺錢的女性,對自己身體的病痛缺陷一定千方百計掩飾,尤其以身材取勝的國際紅星,遮掩都來不及,還能投書媒體「自暴其短」。她認為「切除乳房,我覺得還是百分之百的女人」實在不簡單。
二、她為了讓年幼的兒女不擔心失去媽媽呵護,毅然接受手術,告訴孩子「不必擔心乳癌帶走媽媽了」,母愛的偉大顯露無遺。
三、很多婦女面對乳癌徬徨無助,更怕失去乳房失去女性優勢,裘莉卻以自己的例子,鼓勵罹患乳癌的婦女勇敢接受治療,她強調「選擇手術,人生充滿挑戰,對能夠對抗且能掌控的挑戰,我們不該害怕」。
更難得的是三個月的療程中,裘莉仍舊風塵僕僕,和英國外相海格到剛果,上個月到倫敦八大工業國外長會議呼籲終止戰區的暴力性侵事件。
海格表示:「這是一位偉大女性所做的勇敢決定。不光是接受手術,還願意公諸於世以協助其他女性,很有啟發性。」善哉斯言,讓我們向裘莉致敬!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