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八國組成的北極會議(Arctic Council)昨天通過接納中國大陸、印度和南韓為觀察員,也有條件的接納歐洲聯盟(EU)為觀察員。
美聯社報導,歐盟必須先處理若干問題,包括禁止加拿大海豹產品。
北極會議昨天在瑞典北部城市基魯納(Kiruna)舉行部長級會議。北極會議是八國政府間的論壇組織,包括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成為新觀察員,須獲上述成員國一致同意。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兩極冰川融化,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和戰略航道成為大國爭奪的焦點。因此,中、日、韓、印度與綠色和平組織爭取觀察員資格特別顯眼。
報導評論,北京對北極圈日益濃厚的興趣,顯示北極重新成為地緣政治的潛在對象。繼俄國、丹麥、加拿大、美國之後,大陸去年首次派出破冰船穿越北極地區。
近年全球暖化,北極圈冰層溶解,原先冰封在永凍層下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較易開採,北方航路也較能航行。但環保人士警告,開發可能破壞環境生態。
官員估計,北極圈蘊藏有世界未發現石油的百分之十三、未發現天然氣的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