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病例高居全球第一,每年以百分之十成長。究其原因可能與台灣人愛看病、吃藥有關;台灣人每年平均看病十二次、美國人平均四次;台灣老人平均吃六種藥、美國老人吃四種藥。
一個有悠久養生保健文化的民族,如今被醫藥所困,遺忘了老祖宗「上工治未病」、「視病若親」、「藥補不如食補」等箴言。
《內經》中講述先天之本的腎,遠超過現代生理學所認知的泌尿排泄器官,還具有生殖、發育、生長、藏精、納氣、與調節水液代謝等功能;並與腦、髓、骨、齒、耳、髮關係密切。腎提供元陽與元陰,影響人體的整個生命過程。
古人重視培養腎氣,現代人如何養腎、照護「生命之根」,介紹一些常用方法:
一、抱持正面態度,尤其不必恐懼。
二、生活規律,享受陽光下的戶外活動和夜晚的休息睡眠。
三、「腎開竅於耳」,耳朵具備全身的反射點,除了溫和按摩,另以中指插入耳洞旋轉再拔出,以刺激耳內穴道,重覆七次。
四、「鳴天鼓」─以手掌從後方蓋住耳朵,再以手指輕輕敲後腦勺四十九下;「叩齒」─上下兩排牙齒互叩四十九下。
五、每天下午三點至五點膀胱經時間飲溫水三百毫升;傍晚五點至七點腎經時間鍛鍊四十分鐘八段錦、太極拳、慢跑、健行、散步等運動,視體能而定;微出汗即可,多喝水以利排毒。
六、每天經常以手背按摩或輕敲腰部及背脊中間的命門,每次四十九下。
七、每晚以溫熱水(約攝氏四十一度)泡腳或以遠紅外線照射足部,協助身體「心腎相交」、「水火相濟」。
腎的食療有小米、芝麻、黑豆、黃豆、韭菜、香菇、木耳、茴香、桑葚、栗子、核桃、花生、龍眼、枸杞子、何首烏、蓮子、山藥等。
益腎功能的保健品有維生素C、巴西蘑菇、維生素D、鈣;改善大腦功能的則有卵磷脂、多酚、歐米茄3脂酸、銀杏葉萃取物、維生素B6、藍莓等。
可常按摩益腎穴道:湧泉(位於足心)、太溪(足內踝與後腳跟腱間凹陷處)、足三里(膝眼下三吋)等。
腎只宜補不可洩;腎氣足,可轉弱為強、補氣生陽,不僅生命力、自癒力強,還可增進抵抗力,延緩衰老,不容易生病。
(作者為營養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