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提議法國可以在削減支出上有些彈性後,法國財政部長莫斯科維西五日宣布撙節的時代已經結束,這項說辭預料將引發歐盟兩大經濟強權的更多爭執。
莫斯柯維西五日接受歐洲第一廣播電台訪問時說:「我們已經見證撙節教義的結束。」撙節不再是對抗歐元債務危機的唯一工具,「我們一年來都在籲求推行成長政策,撙節本身只會阻撓成長。」
莫斯科維西的這項宣布,等於承認法國不會因未達到二○一二年的削減赤字目標或是赤字占GDP比率超過百分之三上限,而遭到懲罰。歐盟執委會說,法國今年的赤字將達GDP的百分之三點九,如果現行政策不變,明年將再升高到百分之四點二。
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在《星期日畫報》五日刊出的訪問中說,法國與西班牙在達成赤字目標時,可以有「若干彈性」。「但明確的條件是必須執行必要的改革。執委會將在五月底以前提出具體方案,並由歐元區財長討論、決定。」
德、法兩國財長的見解差距,凸顯歐盟兩大經濟之間的歧議,也造成歐盟各國領袖為彼此的決策爭執不休。
倫敦的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費爾斯說:「只要各國政府能專注於結構改革,市場應該也能接受撙節政策的鬆緩,並全心期待會有最好的結果。」
歐盟執委會上周預測,歐元區目前失業率為百分之十二點一,而且一直到整個二○一四年都將維持在百分之十二以上的水準,很難有太大的改善。
執委會並且預測法國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將陷於萎縮,法國總統歐蘭德與莫斯科維西如今則領導反抗德國主導的削減預算政策。莫斯科維西與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七日將在柏林會面,出席會議的還有兩國央行總裁。
五日是法國總統歐蘭德執政一周年,面對百分之二十九最低的民意支持度,以及左右派的無情批判,總統府沒有舉辦周年慶,而是召集所有內閣成員開會,討論一年來的成績和展望未來願景。因為所有人都要求歐蘭德要真正承諾競選時所說的「改變」,而且「就是現在」,民眾沒有耐心等待一個「軟弱無能」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