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屏東一名二十八歲婦女,因右側乳房摸到腫塊而到署立屏東醫院求診,經過醫師進行病體篩檢,這名病患既不是急性乳腺炎也不是乳癌,而是罕見乳腺結核病,在接受抗結核病治療後症狀已日漸改善,也倖免乳房被切除的開刀痛苦與遺憾。
署立屏東醫院外科醫師郭定陸指出,該患者是生活單純的家庭主婦,有兩個小孩,右側乳房摸到腫塊,因哺育的十月大孩子不太吃奶而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右側乳房內下方有一約四乘三公分的無痛腫塊,醫師在超音波指引下作了穿刺活體組織切片與細胞學檢查,病理結果出乎意料外,既不是急性乳腺炎,也不是乳癌,而是有乾酪樣壞死的乳腺結核病。
為求慎重,病理科醫師再作了一次抗酸性染色,果然發現了結核桿菌,在正確診斷後,病人目前接受抗結核病治療,症狀日漸改善。
至於病患乳房感染結核的途徑,多數認為是肺部原發,經淋巴系統感染,少數是經由血路感染,該病人在照射過胸部X光與電腦斷層檢查後顯示,右上肺已有典型的結核病感染病灶,而開放性結核病人,只要經兩周服藥治療,就不具有傳染力,且半年可以根治。
郭定陸醫師指出,結核病多發生在肺部,肺部以外的結核非常少,而結核性乳腺炎,或稱乳腺結核病,更是少被醫學報告。尤其此病在世界先進國家幾乎已經絕跡,只有印度因奉牛為聖物,可能因此牛型結核菌感染,在即將列入已開發國家之林的台灣發現此病,實屬罕見,郭醫師因此提醒,乳房硬塊處理勿縱,也需勿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