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歲的台灣老人朱偉明,自二○○六年起行走世界各地,專門收集客家物品,並在故鄉中國廣東省平遠縣建立家庭博物館,為人們串起散落的客家回憶。
朱偉明的博物館在他的「懷鄉屋」內,走進屋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古時客家地區常見的「耕讀傳家」牌匾。朱偉明說:「我收集這些客家先輩留下的生活用具,是要傳承祖先艱苦奮鬥、耕讀傳家的精神。」隨朱偉明走上二樓,只見室內擺滿各種物品,如各個時代客家人的農耕和生活用品,從鎖具、茶杯到幾公尺長的匾牌、犁等應有盡有。
朱偉明說:「目前我收藏的物品大概有一千多件,這是客家泥水匠的專用刀,是我在客家農村地區找回來的;這是古代客家地區孩童玩的木馬,是我在深圳買回來的…。」
一九四九年,十八歲的朱偉明隨父去台灣,從此一別故土數十年。一九六五年,三十五歲的朱偉明從飛行員退役後輾轉巴西、義大利等國工作;一九八五年,朱偉明的父親在加拿大溫哥華去世,臨終前透露想回家的願望,朱偉明便抱著父親的靈位回到家鄉。
二○○三年,朱偉明在家鄉老屋原址蓋了一棟新房,取名「懷鄉屋」。逢年過節,就回到懷鄉屋住上一段日子,家鄉的物品讓他感到親切,他也因此對客家文物產生興趣。
二○○六年,朱偉明開始收藏客家物品,為了收藏,他的足跡遍佈了廣西、香港和泰國等地,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他都要去尋找藏品。
隨著藏品越來越多,朱偉明將其分類,並在家裡規畫好展區,免費供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