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大政法中心針對十二年國教的入學方式,就北北基國中家長進行抽樣調查,並舉辦公民會議,會後的民調結果顯示,高達百分之九十的家長贊成增加會考等級,避免抽籤。與會的家長中,高達百分之九十贊成公立傳統名校繼續存在,而有百分之七十九反對在超額比序同分時,以抽籤方式決定入學。
公民會議前的民調結果也顯示,全體一千一百一十三位家長樣本中,高達百分之六十九贊成增加會考等級,避免抽籤;高達百分之六十六贊成公立傳統名校繼續存在,而有百分之六十九反對在超額比序同分時,以抽籤方式決定入學。全體家長樣本中有一百一十二人參加公民會議,這些人在會前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三贊成增加會考等級,避免抽籤;高達百分之八十二贊成公立傳統名校繼續存在,而有百分之七十五反對在超額比序同分時,以抽籤方式決定入學;參加公民會議,經過不同立場專家的解說以及兩次小組討論後,這些比率變得更高。
另外,在全體家長樣本中,有百分之三十九認為:公立傳統名校免試名額增加將促使私立名校蓬勃發展,只有百分之二十三的人不同意這種說法。參加公民會議的家長,會前「同意」與「不同意」的比例則分別為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三十;經過一天公民會議以後,同意這項說法的比例躍升為百分之五十六,不同意這種說法的比例則小幅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一。
全體家長樣本的問卷結果也顯示,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家長表示了解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實施方案,而只有百分之五十四的家長知道該方案將適用於其孩子,有填答的其他百分之四十五則表示不清楚或不適用。此結果令人驚訝,顯示為數不少的家長仍對十二年國教非常陌生。政法中心表示,在論壇的綜合座談中,有家長建議要再加強宣導,並由縣市教育主管機關通令轄內各國中建置意見交流及問題詢答的網頁。教育主管機關也可利用此網頁,加強宣導。
台大政法中心從去年十月的兩次論壇中,研擬出一套適當的教育決策程序,其中重要的環節就是直接徵求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因此推動了此次「十二年國教家長論壇」,這也是台灣第一次將「審議式民主」的模式應用於教育議題上。工作團隊先擬定以最具爭議性的入學制度作為主題,邀請官方、民間、校長、教師、學生團體之代表組成諮詢委員會,確認議題、問卷、流程等各方面中立性;接著在北北基教育局(處)及一百八十五所國中配合下,依系統抽樣方式發出前測問卷,藉學校協助回收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分有效問卷;在問卷中回答願意參加論壇的三百七十位家長中,再作一次抽樣及詢問,邀請參加論壇,最後出席論壇的家長有一百一十二人。
家長論壇的進行方式則為,在主題說明後,分十組做分組討論,各組形成的問題在接下來專家對談時提出,得到解答後,各組進行第二次更深入的分組討論,其後填寫與前測相同題目的後測問卷,作為形成公民意見的方式。比較前測及後測問卷的結果,可得知在經過充分說明與討論後,家長對於十二年國教的看法有何變化,因而得到對政策足夠知情的民意。
我們認為,經過此次家長論壇的辦理,審議式民主的模式確實有效可行,或可進一步推行於其他縣市,以確實掌握家長民意,並據以制定良善適切的教育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