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毛竹打造環保館 驚艷素博

陳玲芳 |2013.04.30
1434觀看次
字級
許多民眾全家總動員,一起到宜興素博會享受美味素食。圖/記者如地、大覺寺資訊組提供

【記者陳玲芳江蘇宜興報導】好水、好壺、好茶,一向是中國宜興的傳統與驕傲,除了「宜興三寶」—陽羨茶、金沙泉、紫砂壺之外,宜興又多了一寶—毛竹造館,這座所費不貲的「形象館」,只在宜興素博會展場現身五天,不僅是本屆素博會的亮點之一,古色古香的設計特色,讓所有參觀民眾大感「驚艷」,紛紛入內一探究竟。

來到主展場的宜興政府主題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宜興」兩字,入內回頭一望,發現「Yi XiNG」的英文字體,乍看與台灣觀光局標準英文字「Taiwan」頗為「神似」,對此,宜興旅遊產業集團副總經理徐雯霞笑說,設計師的靈感確有幾分來自台灣,「我們無非就是希望拉近宜興與台灣的距離」。

「我們宜興既然是地主,就要透過形象包裝來彰顯宜興特色,讓宜興人有面子!」宜興旅遊園林管理局旅遊促進科科長范雙喜表示,造價約六十萬人民幣(約新台幣二百八十六萬元)的宜興主題館,設計緊扣茶道、素食主題,訴求自然、綠色、環保理念,採用近二萬根宜興盛產的上好毛竹為素材,地面周邊再鋪以綠色茶葉,茶與竹相映成趣。

在宜興主題館裡,展出的產品包括龍德堂、青年才俊范澤鋒等人的紫砂作品,以及茶研所、盛道茶葉、茗鼎茶葉、御茶生態園、千元茶廠、紅嶺茶廠等十餘家企業製作,多次獲得大獎的茶葉。

為帶動當地文化與經濟產業,宜興也設計幾個富特色的地方館,如全鎮有三萬多人從事陶藝製的「丁蜀鎮」,展示青年陶藝家作品;全鎮有毛竹十萬畝、茶園一萬畝、板栗一萬畝及銀杏等果品二千畝,且森林覆蓋率超過八成五的「太華鎮」,打造花海養生特色旅遊名鎮;盛產筍、菇類與青梅的張渚鎮,也展現身為宜興西南地區經濟文化中心的實力。

以豐富生態資源為訴求的西渚鎮,為佛光祖庭大覺寺所在地,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農業資源極為豐富,已形成花卉苗木、茶葉、林果、生態養殖、大米五大支柱產業基地,近年更獲得「全國環境優美獎」、「江蘇省園林小城鎮」、「無錫市綠色家園示範鎮」等榮譽。西渚鎮除了大覺寺、陽羨茶文化博覽園外,還有雲湖廣場、雲湖國際度假中心、雲湖廣場、筱王古窯群遺址公園等地標性景點。

今年宜興素博會開幕後,宜興旅遊局即與台灣中彰投的官方、產業代表,簽訂交流合約,宜興旅遊局局長王忠東也將帶領多位代表來台,參加五月十日至十三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的「二○一三素博會第九屆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並到其他城市展開經貿文化交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