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
A)測驗目的,是跨國比較十五歲學生的生活知能學習概況,並進行各國教育效能分析,界定國民素養內涵,試題設計以成人所需的生活知能為主軸,不同於指考、學測之能力取向測驗。
「讓學生不補習就能考類PIS
A特色招生」之評量目的有跡可循,只是如何有效將生活知能學習落實於教學中,更需要關心。
國民素養學習成就評量,最終目的還是讓成年人具備基本生活知能,評量並非能力取向,分數高低只是代表生活知能習得多寡,是一個區間概念,並非高低點比較。
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無非希望能導正「考試領導教學」的觀念,不管是「學養」還是「素養」,十二年國教是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在於扶弱,讓每個學生具備「基本能力」。
教育的目標不是以學生考試得高分,不管是小考、段考、升學考試,甚至在國際評比(如,PISA、PIRLS)的測驗裡皆如此,減輕考試負擔,不要為了考試,再讓孩子飽受身心折磨了。
林立生(新北市/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