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屆行政院文化獎」昨日在中山堂舉行頒獎典禮,歌手殷正洋(左起)、李建復、潘越雲、唐曉詩、許景淳與李泰祥女兒李若菱(右一)在台上獻唱〈橄欖樹〉、〈一條日光大道〉時,文化獎得主李泰祥(右二)坐在輪椅上舉起手指揮。圖/黃義書
【本報台北訊】中山堂光復廳裡響起〈一條日光大道〉旋律,殷正洋、潘越雲等歌手圍著音樂家李泰祥,以歌聲為恩師發聲。李泰祥因病無法言語,卻奮力高舉雙手指揮節拍,眼睛閃閃發亮。女兒李若菱代他致詞:「我的血管裡流的是音符,抽掉音樂,我一無所有!」
第三十二屆行政院文化獎昨在台北中山堂贈獎。獲獎人為音樂大師李泰祥與導演侯孝賢,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二二八受難者陳明忠擔任引言人。
侯孝賢領獎時宣布將一百萬元獎金捐給樂生療養院,「做重建的第一塊磚」。他形容此舉為「取之於文化,用之於文化」。「文化的重點是培育下一代。」侯孝賢指出,電影和文字,下一代「愈小接觸愈好」。他曾多次建議文化部,邀請明星朗讀故事給孩子聽,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文字才能引導深邃的思維」。
李泰祥近年受帕金森氏症所苦。他坐輪椅抵達典禮會場,民眾起立鼓掌。其女弟子許景淳、唐曉詩、歌手殷正洋、李建復、潘越雲獻唱李代表作〈橄欖樹〉、〈一條日光大道〉,台下聽眾唱和,氣氛溫馨感人。
林懷民說,當年在李泰祥、三毛等人的鼓勵下創辦雲門舞集,「在那個哪裡都不能去的年代,李泰祥的〈橄欖樹〉帶給我們夢想!」李生病後堅持繼續作曲,「用靈魂歌唱」,帶給他更大的鼓舞。
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不是文化獎榮耀了他們,是他們榮耀了我們」。李泰祥和侯孝賢經歷貧窮離亂,一路走來滋潤台灣,使文明更豐潤、文化更深沉,「他們的生命旅程,就是整個國族的生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