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發是病人最擔心、害怕的狀況,承受的情緒震撼絕不亞於初診斷癌症時。不少經過治療後處於無病狀態的病人,只要身體稍有風吹草動,常驚嚇反應:「慘了!癌症又回來了嗎?」
癌症治療後的追蹤期間,病人感覺身體狀況出現新的症狀、身體檢查發現異常、腫瘤指標持續攀升或影像檢查發現異常變化,常是懷疑復發的開始,這段期間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擔憂不安的情緒不難想見,重要的是需穩下心來接受是否復發的確定診斷。
藉由切片取得病理組織,常是確診的必要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只是發炎等良性病變,一切的不安當然就只是虛驚一場;如果診斷是另一個新的癌症,那就再次定心以對;再者如果是復發,便需進一步了解復發的範圍,與專業團隊擬訂因應復發的治療目標和計畫。
此外,確診復發時的病理組織也常可提供更清楚的腫瘤特質,對於進一步治療選擇能提供更適切的資訊。
病人、家屬常誤將癌症的復發歸罪或懷疑原本所做的診療處置是否不足或不當?然而通常復發與治療並無絕對因果關係。
癌症會復發,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癌症初診斷那時,癌細胞的種子就已經由局部的擴展、淋巴或血液的循環系統埋伏在各地,而當時的蹤跡卻不足以明顯到能被臨床檢測發現。
爾後癌細胞經過一段時日的逐漸增殖、成長,蹤跡愈漸明顯、終於發展到可以被檢測出來,或因引起病人身體不適,而被注意到癌症復發。
癌症復發絕大部分發生在治療後的二至三年內,如常見的肺癌、胃癌、大腸癌等,五年後才出現復發的比率相對少很多,但婦女常見的乳癌在超過五年後才復發的情況並不少見,我照顧過一位八十五歲的老阿嬤,她在乳癌手術後二十三年才發生局部復發。
另一位病人張奶奶,四十六歲時診斷右側腎臟癌並接受切除腎臟的手術治療;六十四歲時又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經過治療後痊癒。但在八十二歲那年卻又發現右胸壁有腫瘤,病理報告確認是腎臟癌的復發。張奶奶在經過三十六年後才出現復發,是我行醫多年所見識到經過最長時間才復發的癌症病人。
對有些會發生復發的癌症而言,病人如果沒那麼長壽,還不容易等到疾病的遲晚性復發。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