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研究顯示,糖尿病會引起眼睛病變,若未治療引起失明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二十五倍,台北市衛生局呼籲,每年接受一次的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可提早預防並早期治療。
糖尿病高居年全國十大死因第四位、台北市十大死因第五位,同時也是引起失明、洗腎及截肢的主要原因。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資料顯示,去年台北市糖尿病人約有二十三萬人,但只有約六萬人接受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即超過七成的糖尿病人未定期受檢。台北市衛生局呼籲糖尿病人要定期每年受檢,以遠離眼睛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江靜弘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無任何症狀,但當症狀出現時,視網膜病變已經到達某種程度,所以,糖尿病人每年都應該最少有一次眼睛的例行檢查,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可延緩疾病發生,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與治療。
江靜弘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與糖尿病病齡及患者年紀有關,根據研究,糖尿病患在患病七年後五成有視網膜病變,而在十七年到二十五年後則有九成出現病變。長期高血糖環境,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眼底病變,如:微血管瘤、硬性滲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體增殖,甚至視網膜脫離。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莉茹表示,糖尿病是一場長期抗戰,除了定期檢測眼底、尿液微量白蛋白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項目外,要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一定要謹記健康五要訣,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與腰圍、按時服藥、定期就醫與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