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關係協會會長廖了以和日本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昨天在台北共同簽署「台日漁業協議」,台灣漁船在北緯二十七度以南與日本先島群島以北之間海域,作業範圍擴大了一千四百平方海里。
(圖/林澔一)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有關釣魚台的漁權爭議,有重大突破!昨天在台北賓館舉行的第十七次台日漁業會談,雙方簽署「台日漁業協議」,日方同意劃設大範圍「協議適用海域」,台灣漁民在釣魚台周邊海域作業範圍新增三塊作業區塊,擴大約四千五百三十平方公里,預計五月生效。
本次會談,我方由亞東關係協會會長廖了以擔任團長,外交部、海巡署、農委會相關人員共同出席;日方由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擔任團長,外務省、水產廳、海上保安廳相關人員出席。雙方會談一個小時,在下午四時正式簽署「台日漁業協議」。
外交部長林永樂隨後舉行記者會說明會談結果,他說,據「台日漁業協議」,在內政部公布的暫定執法線之外,台灣漁民在北緯二十七度以南與日本先島群島以北之間海域,增加三塊作業區塊,作業範圍將較以往擴大一千四百平方海里,約四千五百三十平方公里,範圍除「暫定執法線」內海域,並延伸至線外,漁民在協議適用海域可安心作業,不受日方公務船干擾。
林永樂說,這三個區塊是台灣漁船過往常遭日方干擾的區域,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台日在這部分能達到協議,實際上擴大漁民作業範圍。
此外,在北緯二十七度以南、先島群島以北之間,協議也以經緯度正式劃定「排除對方法令適用海域」及「特別合作海域」。釣魚台列嶼以東劃定的「特別合作海域」,台日漁船都可作業不會干擾,雙方依據各自法令自主管理;釣魚台列嶼十二海里外的「排除對方法令適用海域」內,日方法令將不適用於台灣漁船,台灣漁民作業不受日本干擾,對日方亦然,不過日本漁民以往較少在此海域作業。
林永樂強調,漁業會談是針對雙方重疊專屬經濟海域的漁業作業安排達成協議,未涉及雙方對主權的主張,釣魚台列嶼周邊十二海里是中華民國的領海,不包括在協議範圍。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協議簽署三十日內完成相關法令措施並生效。相關未盡事項會透過雙方對等協商,建立漁業委員會的機制,每年一次進行協商。
林永樂強調,協議文字未提到主權,也沒有使用任何模糊字眼,協議第四條載明「免責條款」,本協議之所有事項或為實施而採取之措施,均不得認為影響雙方有關海洋法諸問題之相關立場。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則表示,大陸在台灣對外交往等問題上的立場一貫和明確,對日本和台灣商簽漁業協定「表示嚴重關切」,希望日本確實恪守在台灣問題上的承諾,「慎重妥善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