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太麻里美和社區,參與縣府辦理的社區風貌營造及社區打擂台計畫,在社區發展協會努力下,將社區一間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古厝進行空間改造,打造出寓教於樂的農村景點,讓走訪遊客感受到樸實悠閒的農村風情。
美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東明表示,這間古厝是典型的客家房屋,用竹子、木頭,再加上藤蔓串連起來,加上牆壁也是用傳統稻草、牛糞加上泥巴混拌砌上,完全不用一根釘子或鐵線,充滿早期先人的建築技術,很有歷史與教育價值。
但由於年代久遠,房屋也逐漸損壞,因此,為了保存古厝,並展現社區特色亮點,經與屋主討論,去年八月參加縣府辦理的社區風貌營造及社區打擂台計畫,從二十個社區脫穎而出,獲得補助,隨即進行改造工程。
「整建古厝,真的需要真功夫!」參與工程的廖榮說,看似結構簡單的房子,其實充滿學問和高超技術,每根竹子不僅都需要經過計算裁切,竹子還必須是耐用有彈性的箭竹,一般竹子是行不通的,而牆壁天然材料的混拌,比例一定要拿捏剛好,不然不超過一周,牆壁就全都掉光。
經社區協會人員合作,花半年才完成古厝改造,屋內有枕木打造的桌椅,也有賞心悅目的籬笆花園,以及綠意盎然的草皮,加上一旁高聳的龍眼樹,整個古厝充滿農村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