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宜蘭縣員山鄉的「挽面阿嬤」李梅,數十年來免費幫結頭份社區婦人挽面,結下善緣,居民得知她常要穿過狹小田埂,到土地公廟拜拜,便齊心合力替她鋪設一條直通廟旁的柏油路,取名「結福路」,昨天啟用。
九十一歲的李梅,少女時就學會挽面,嫁到結頭份社區後,總是免費幫左鄰右舍挽面。除了挽面,她每月初一、十五都會到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上香。只是,沒有道路通往土地公廟,李梅得小心翼翼,拄著雨傘作枴杖,穿過寬度僅三十公分的狹小田埂,才能為土地公燒香。
日前她向社區人士提到,她年紀大,下雨後田埂布滿泥濘,走起來險象環生,有幾次還差點跌到田裡,希望有條路直通廟門,讓她拜拜不用再擔心受怕;村民們得知「挽面阿嬤」有這個心願,也覺得有條新路方便大家拜拜是好事,便開始動工。
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聰文,及總幹事廖碧勤率先響應,相中溝渠旁一塊種滿麻竹筍的土地,李梅的兒子出面徵得地主同意借用土地,社區二、三十名義工幫忙鋪柏油,憑著一股熱情,鋪成這條長一百四十公尺尺、寬五公尺的「結福路」。
「感謝大家,真歡喜。」李梅昨日走過還有些鬆軟的新路,臉上掛滿笑容,她說:「攏是土地公保佑。」更感謝鄰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