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個夢想?一個夢想值得多少追求?要燃燒多少熱情去完成?造型師黃韻如最近與中國人像攝影十傑之一的攝影師房翔合作,第一本藝術人像攝影創作集--《中國風》,在時尚造型與藝術表現之間找到了最美妙的可能,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文化感。
她一次又一次從台灣出發,遠征四川、新疆、青康藏,廣納了對自然素材的探索、對生活空間的重新思考,講述一個時尚與生活變遷的故事,所得到的結果讓創作團隊裡的每一個參與者感到驕傲。她的夢想讓她做了些不同的事。
「造型師和攝影師都不能尾隨彼此的心靈遊戲,凡事一開始就要考慮可行性和經濟基礎,但冒險倒是可以來一下。」她把對時尚的想法化為具體,打破伸展台的侷限,捨棄使用名模表現感染力的簡單道路,在大山大水間把中國的時尚詮釋得痛快淋漓。
黃韻如在思考時尚的時候,著眼點在於人的生活,因為她相信時尚和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她的時尚風格裡隱藏著一股知性的人文風景。她證明了延長夢想的方法是永懷夢想,並且,只有去行動,夢想才不會停留在唯美的浪漫中;行動讓夢想變得有趣,並能散發有生命力的藝術性。
把創作的時空拉到亞馬遜的叢林水流間,感染生命在單純中帶著無限可能的能量;在西藏,橫空的雪嶺與五彩的經幡之間,她看見幸福生命的祈願;在中國西北的神祕地景間,她踩踏山峽碧峰,金黃色的胡楊樹葉雖落了,卻令黃韻如感動著生命的餘韻。
她不是靠決定性的瞬間產生永恆的代表作,但鏡頭裡,在空間中移動的人文時尚,卻攝成人類藝術文化中一抹創意的永恆。黃韻如指著照片的金燦處說,「這是胡楊樹,聽說胡楊樹的生命周期有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神祕西北》記錄了時尚造型設計師與攝影師交手的精采創意火花,記錄了他們的創作軌跡,在黃韻如看待時尚的獨特角度裡也記錄了藍天、河流、樹木和土地的悠悠,記錄了有民族文化意義的經幡、廟宇、蒙古包和那長城的最後一抔土的感動。
襯著黃韻如的語句,此時,誇張強烈的視覺竟霎時充滿了天真的美麗。
黃韻如認為,創意要時時在生活中找靈感,她向生活汲取養分,將腦中的想法轉換成圖像,記錄下來;而每趟創作之旅歸來,總有些許遺憾,但也因此產生更多想法,成為下次出發的起點。在每一次在開會確定了造型和拍攝的基本概念之後,一箱箱的服裝、器具、造型素材便朝夢想之地出發。
到了山村水鄉、邊疆荒野,工作人員克服生理上的各種適應問題,將民生不便的小問題拋諸九霄雲外,竭力捕捉大山大水撞擊出的創意氣味,靈感來了,就趕快做起造型實驗,加上臨場應變就地取材的巧思,將對時尚的熱情和無邊想像,一一在山水場景之間解放,用鏡頭記錄下來。
她說:「時尚,是呈現一種簡單、乾淨、具有質感和美感品味的個人風格,能整體表現一個人充滿生命力的創造美、流行美、思考美。」走過醞釀期,經過長久的累積與沉澱,黃韻如正走到了創意勃發的創作期。
在時尚與藝術高度發展與互為轉換的當代環境裡,創意也能成為商業機制的資源,甚至走入藝術殿堂,而這一支時尚夢想的創作團隊肯定還要再出發,追求夢想,延長青春。
(新觀念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