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報導】始建於唐代的大陸山西省太山千年古剎龍泉寺,是出土舍利的佛教聖地,唐代佛塔地宮見證晉陽古城的悠久歷史。根據保護規畫方案,龍泉寺將呈現新的風貌,重現唐代佛教祭祀文化。
太山龍泉寺位於太原市西南的風峪溝內北側,建築面積近千平方公尺。全寺因山勢而建,分上、下兩院,文物建築包括新樂台、中門、鐘鼓樓、左右配殿、三大士殿、佛祖閣、土地神廟、觀音堂、文殊殿、普賢殿、蓮花寶洞、皇姑洞、唐塔地宮及遺址、龍神祠和李存孝墓等,還有泥塑,如觀音堂明代塑像及四壁上下懸塑,普賢殿、文殊殿保存文殊、普賢明代塑像及碑刻等附屬文物。
太山龍泉寺保護規畫方案以龍泉寺建築院落主體為中心,並以唐代佛塔地宮為悠久歷史見證的佛教祭祀主題文化,首先加強對太山龍泉寺內文物建築、遺址的維修,結合考古勘探與發掘,找出太山龍泉寺各時期的遺址層,此外整合相關資源,擴大開發,展示出龍泉寺的文化、歷史價值及太山悠久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