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瑞穗國小兒童節請來樂園人偶及小丑演出,讓小朋友超開心。圖/陳秋雲
【本報綜合報導】四月是台中的「兒童月」,全市二百二十五所國小學童昨天起連續三天「不穿制服、不背書包、不用考試、沒有家庭作業」,校園如樂園。瑞穗國小六年級林嘉欣開心說「這是縣市合併以來最好的政策」。
「好棒喔,希望每天都能過兒童節」,各校絞盡腦汁,推出系列活動,豐原區瑞穗國小請來人偶與孩子同樂,六年級的李晉容說「太可惜了,我們只剩今年可以過這樣的兒童節」,因要升國中了。
小一家長葉媽媽說,學校連續三天不上課,安排寫生、戶外教學與草粿DIY,活動都有意義,但接下來得趕課,苦了老師、學生與家長。她說,原本規律的學習生活被打亂,希望市府三思。
台中市西屯區永安國小準備「禮品屋」,學童選禮物價值從十元到三十元價值的文具或福袋。校長徐大偉說,原本規畫換兩天,昨天全數換完。
東勢國小表揚模範兒童,今天到科博館看展覽。校長吳錦森說,設計活動還是繞著教材範圖,寓教於樂。「教育局下次應早點通知」,台中教育局則表示,兒童節系列活動結束後,再和大家討論應繼續或改變方式。
興華國小 親山做善事
台北市小學慶祝兒童節各有特色。文山區興華國小慶祝兒童節很有「地利」,依照不同年段規畫路線,師生分別至「政大環山道」、「樟山寺步道」等地健行。
為了這項活動,師生積極加強體能,配合「我跑步、大家一起做善事」活動,完成了跑步繞行操場二萬二千四百三十八圈,募得二萬二千四百三十八元,將捐贈給慈善單位。
雙溪學童 當都市野孩子
雙溪國小小朋友今天「下山」到外雙溪水梯田體驗整地、玩泥巴、插秧和抓泥鰍,過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
校方表示,四十多年前,外雙溪是一大片稻田,時空變遷,大多數梯田已不見。為了讓孩子體會農村耕種,校方租了一塊梯田,讓學生整地、插秧、控制水量,復育水梯田的稻作。趁著兒童節,校方也要帶小朋友盡情玩水、玩泥巴,體驗鄉野生活。(記者杜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