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粵東南澳島致力重建具有七百三十年歷史的後江象山三山國王廟,十日有來自新加坡、香港、台灣、深圳、汕頭和福建等地的五百多人齊聚古廟,參加重建落成慶典活動。
據《潮汕廟堂》及有關史書記載,目前粵東各地的三山國王廟,在潮汕中最有影響力。廣東省揭西霖田三山祖廟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是台灣三百六十多座三山國王宮廟的祖廟;台灣三山國王廟聯誼會每年都多次組團,到揭西縣進行交流,並舉行進香謁祖活動,如今年三月間,彰化縣三十六家三山國王廟聯誼會的三百八十三名成員,和台商共四百多人,組成三山國王文化交流團,首次從金門直航大陸廈門,前往揭西縣開展以三山國王文化為主題的民間文化交流,並舉行大型的進香謁祖活動。
南澳島後江象山三山國王廟,相傳始創於南宋德佑年間(一二七五年至一二七六年),香火自揭西霖田祖廟傳入,有七百八十三年歷史。數十年來,海島人民致力保護三山古廟文化遺產,重振古廟名勝雄風。
重建落成的後江象山三山國王廟,於二○○二年二月十七日破土動工,廟宇占地面積二千八百多平方公尺,主廟建築面積兩百九十二點八平方公尺,主體工程造價逾二百萬元人民幣,重建歷時四年八個月,完成了包括國王王妃整容、爵主雕刻、主體建築、香亭、宮殿、鎮殿將軍、廟頂回頭龍和金爐等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