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考古學家在八仙洞內選定五十七處進行岩心鑽探,及十六個洞穴內試掘,發現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遺物。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臧振華表示,該遺址年代有上推到三萬年前的可能;這是迄今所知台灣最早的人類遺址。
文化部、台東縣政府委託史語所執行「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由研究員臧振華主持,副研究員李匡悌、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協同主持,歷經三年研究,在八仙洞遺址發現十三處新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達三十處。臧振華表示,另發現一具頭骨,尚無法判斷年代。
考古學家也在八仙洞遺址六個洞穴地層堆積中,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地面、火塘遺跡,臧振華表示,這對了解台灣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更新世晚期人類的遷徙,及當時人類的生態環境,提供重要新線索,也證實早在兩萬七千年前已有人類到達八仙洞生活,甚至可上推至三萬年前。
台東縣政府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史語所二十九日、三十日,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八仙洞遺址保護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推廣八仙洞遺址的價值與意義,邀請來自國內、大陸,以及英國、美國、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家的二十多位學者發表論文,三十一日將安排學者到八仙洞遺址進行現場觀察與討論。